-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概述心脏传导系统的解剖 心脏传导系统由负责正常冲动 形成与传导的特殊心肌组成。它 分为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 希氏束,左、右束支以及浦氏纤 维网等几个部分。 心脏传导系统示意图 心脏传导系统的生理 ?自律性 ?兴奋性 ?传导性 心脏传导系统接受副交感与交感神 经支配。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能抑制窦 房结的自律性和传导性,延长窦房结与 周围组织的不应期,减慢房室结的传导 并延长其不应期。交感神经则发挥与副 交感神经相反作用。 心律失常的分类 1.冲动形成异常 (1)窦性异常:窦速;窦缓;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停搏 (2)异位心律:1)主动: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 扑动;颤动 2)被动:逸搏;逸搏心律 2.冲动传导异常 (1)生理性:干扰与房室分离 (2)病理性:各部位传导阻滞(包括 窦房、房内、 房室、室内) (3)房室间传导途径异常:预激综合征 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1.冲动形成异常 (1)异常自律性: 自主神经系统兴奋性改变、心肌 缺血、电解质紊乱、药物等均可 导致异常自律性。 ? 特点:快速起搏不能诱发和终止 (2)触发活动(后除极): 心房、心室与希氏束—浦肯野组织 受到异常因素作用,可在动作电位 后产生后除极。若后除极达到一定 阈值,便可引起异常激动。 ? 特点:快速起搏的反应是心率加速 2.冲动传导异常: (1)折返为快速性心律失常最常见的发生机制。 产生折返基本条件是:?心脏有两个以上 传导通道,相互连结形成一个闭合环;? 其中一条通道发生单向传导阻滞;?另一 条通道传导缓慢,使原先发生阻滞的通道 有足够时间恢复兴奋性:?原先阻滞的通 道再次激动,从而完成一次折返激动。 ?特点:快速起搏能诱发和终止折返性心律失常。 窦房结功能紊乱 -- 窦性停搏 窦房结发放冲动障碍导致心房无去极化和周期性 心室搏动停止 频率 = 75 bpm PR 间期 = 180 毫秒(0.18 秒) 2.8 秒停搏 窦房结功能紊乱 -- 窦房阻滞 窦房结冲动的短暂阻滞 频率 = 52 bpm PR 间期 = 180 毫秒(0.18 秒) 2.1 秒间歇 4.心电图: ⑴持续而显著窦性心动过缓(50次/分以下) ⑵窦性停搏与窦房传导阻滞 ⑶窦房传导阻滞与房室传导阻滞同时并存。 ⑷心动过速与心动过缓综合症 ⑸房室交界性逸搏心律等 5.辅助检查: ⑴阿托品试验: ⑵窦房恢复时间与窦房传导时间 6. 治疗⑴ 无症状者:定期随访。 ⑵有症状者: 药物或安置心脏永久起搏器 (双腔起搏器) 心动过速与心动过缓综合症(快-慢综合症): 不用洋地黄,可用具有内在拟交感活性 的?-受体阻制剂。但最后还要安置心脏 永久起搏器,再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二)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 较少见,折返发生于手术瘢痕、解 剖缺陷的邻近部位。 心电图:p波形态与窦性不同,PR间期 延长。 治疗:与室上速相同。 三、心房扑动(AF) (一)病因:阵发性AF:正常人也可以有。 持续性AF:各种器质性心脏病、 心房扩大、心包炎、 肺栓塞、 甲亢等。 (二)临床表现 如心率不快—无症状。 心率过快—心绞痛与心衰可被诱发。 当房室传导比率发生变化时,s1强度变化。 AF可恢复窦性心律或变为房颤。 (四)治疗: 1、治疗原发病。 2、电复律,最有效(50j)。应用大 量洋地黄不适宜电复律 Af 的心室律变为规则时,要考虑为: (1)恢复窦性心律; (2)房性心动过速; (3)AF,固定房室传导比率; (4)房室交界区性心动过速或室性 心动过速。如室率慢而规则 (30-60次/分)可能发生完全 性房室传导阻滞。其最常见原 因洋地黄中毒。 6.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的治疗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多时间短、 可由兴奋迷走神经而终止,持久者需 药物,很少需电转复。 1)刺激迷走神经方法:血压和心功能好 时,按摩颈A 窦(仰卧位,单侧,每 次5-10s),刺激咽喉,体位改变等。 4.治疗 (1)无器质心脏病的治疗 偶发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