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附件5
道路机动车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和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进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进程,
增强大气细颗粒物污染防治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根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
治法》、《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及相关法律、法规、
标准、文件,编制《道路机动车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 以
下简称 “指南”)。
1.2 适用范围
1.2.1 本指南规定了道路机动车排放清单编制的技术流程、
技术方法、质量控制等内容。
1.2.2 本指南适用于指导道路机动车排放清单编制工作,但
不包括非道路移动机械(农用车)、船舶、飞机的排放清单编制。
1.2.3 本指南适用于指导在城市、城市群及区域尺度开展道
路机动车排放清单编制工作。本指南规定了道路机动车排放清单
— 102 —
编制的技术流程、技术方法、质量控制等内容。
1.3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推进大气污染
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
当上述标准和文件被修订时,使用其最新版本。
1.4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1.4.1 机动车排放污染物:
主要包括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物和蒸发排放两大类。其中尾
气排放的污染物包括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
气态污染物:指一氧化碳(CO )、碳氢化合物(HC )(假定
碳氢比:汽油为CH1.85 ,柴油为CH1.86 ,LPG 为CH2.525 ,天然气
(NG )的非甲烷碳氢化合物NMHC 为CH2.93 ,NG 的甲烷碳氢
比为CH4 )和氮氧化物(用二氧化氮(NO2 )当量表示)。
颗粒物(PM ):指在温度不超过325 K(52 ℃)的稀释排气
中,由规定的过滤介质上收集到的所有物质。
机动车蒸发排放污染物:主要是碳氢化合物(HC )。(注:
在机动车蒸发排放计算过程中,由于柴油蒸发较少,仅考虑汽油
车的蒸发排放)。
1.4.2 机动车类型定义:
— 103 —
按公安部颁布的GA802—2008 规定:
载客汽车:设计和技术特性上主要用于载运人员的汽车,包
括以载运人员为主要目的的专用汽车。
载货汽车:设计和技术特性上主要用于载运货物或牵引挂车
的汽车,包括以载运货物为主要目的的专用汽车。
摩托车:由动力驱动的,具有两个或三个车轮的道路车辆,
但不包括:
a) 整车整备质量超过400kg 的三轮车辆;
b) 最大设计车速、整车整备质量、外廓尺寸等指标符合有
关国家标准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
c) 电驱动的,最大设计车速不大于 20km/h 且整车整备质
量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两轮车辆。
1.4.3 机动车规格:
机动车规格术语见表 1。
表1 机动车规格术语分类表
分 类 说 明
载客汽车 a 大型 车长大于等于 6000mm 或者乘坐人数大于等于 20 人的载客汽车。
中型 车长小于 6000mm 且乘坐人数为(10-19)人的载客汽车。
小型 车长小于 6000mm 但大于 3500mm 且乘坐人数小于等于 9 人的载客
汽车
微型 车长不大于 3500mm,发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