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随笔_9.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情随笔   开车看社会百态   文\竹韵   声明一:本人开车至目前为止,尚未涉足黄河以北,本文的描述或许不能说明北方的社会现象。   声明二:本文的观点主要以经验和直觉得出,并未寻求实证。   1、前些年,粤港两地政府决定,两地互相承认和允许已获机动车辆驾驶执照的对方居民在本辖区从事驾驶活动。这个便民政策普遍得到好评。然而记者采访时,曾在内地有开车经验的港人告诫,在内地开车与在港开车,完全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感觉,将在港的驾驶经验带到内地,将时时刻刻大错特错;譬如在驾驶行进中,随时在路面上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包括行人乱穿马路,邻车莫名其妙地减速或变线等等。在内地开车多年的人都知道,这些现象均是司空见惯的“正常现象”          ,根本不会大惊小怪。但你有机会体味香港和澳门的道路状况,才会真切感受两地的不同。   香港和澳门建埠分别早在一百六七十和四百多年前,不免带有欧洲早期城市的痕迹,所以保留到今天的道路相对都不宽;在香港的城市主道,大部分是四车道,其余车道大多为两车道;澳门更多主道是两车道。然而,该两地城市道路上的车可以开得很快(平均时速大概有50公里吧),皆因为开车的人下意识都深信,别人不会违规出现在他的车道上,只要自己遵守规则,大可放心大胆地正常行进。   香港也有交通事故,而且一般都会上电视报道。以我的经验,香港全年所发生的交通事故数量,恐怕比内地沿海城市的一个区或一个县所发生的还要少。   曾有一友人乘车过香港海底遂道时,问当地相关人员:“万一谁违章或出了事故,岂不堵塞得一塌糊涂。”得到的答复是:“这种情况几乎从未发生过。”   在香港乘坐巴士,还能发现一个在内地见不到的现象——巴士停靠站时,前车与后车紧邻停靠的距离大概只有20-30cm。我们这些内地客见此景,心理老是多此一举地担心前车后退会发生碰撞。   我感悟:在法制建全的地方,人们可以放心地预见行为的结果。   2、以前的人以华贵穿着打扮来弦耀,以骑着铮光发亮的自行车来显摆,今天的手段改为开名贵车了。可惜,只见车横行,不见车中人。但开好车还是有意义的,因为好车可能与身份有关,可能与金钱有关;此二者乃今日成功之标签也——土豪似的成功,往往引来周遭人们的妒嫉——但那些心生妒嫉的人获得“成功”后,也迫不及待地去开上好车。这有点象前赴后继的名利场,自己没份时就骂娘,自己有份时就愿意“被骂娘”。             3、飚车的十有八*九是年轻男性。飚车的确能给人带来快感,这种快感是很特殊的,更多是很个人的,并不一定是超过别人所带来的快感,我想驾驶宇宙飞船飚起来也一定有相类似的痛快,即人们能运用某种工具超越自然而获得某种感觉都会感到快意。   但成熟的中年人有更多的责任心,会收敛有风险的驾驶行为。女性永远都将安全放在首位,也不会玩飚车游戏。   飚车若非真赶时间,很容易招人厌恶,很不符合排斥招摇过市的文化。不要说飚车,哪怕是在等速行驶的一群车中,突然挤进一些插队超速的车辆,人们也会为秩序被打破而不快;那些平日里耍些威风的人,更容不得别人挤他和超越,就不自觉地也要挤回来或赶过去。   3、同情那些的士司机吧,他们忙碌驾驶的身影并非与其它车辆相争,而是与同行相争,与生计相争。   4、在电子眼和雷达测速装置未普及之前,被截停检查的多数是外地车或车况不佳的货车。柿子选软的捏?难怪网络盛行集体欺负弱者。据说这样可以为自己遭受的压力和不公平寻找一个宣泄口。   莫非我们有欺负外地人的传统?因为外地人人生地不熟,得不到支援而容易被欺负。有几个东北汉子开车偶然与外地货车发生碰刮,外地司机为了息事宁人,就主动赔钱了事,却刺激了这几个人心生歹意,从此走上了专损外地司机以致于专抢外地司机的犯罪道路。   外地人也是咱中国人啊!             5、听那些在五十至七十年代开过车的老司机讲,过去开夜车,在会车时,双方都自觉地关闭大灯(好象是在打招呼),通过后再打回大灯。今天谁还能见过此番景象?在上海有开车经验的外国人说:“在中国,汽车大灯是专门用来照射对方眼睛的。”   6、国务院早就规定,二级公路以上公共道路不再收费了,可有人不听温总理的话啊,还在收费。   据说,广州洛溪大格桥原是港资捐建的,后来收了七倍于建设费用的收益。   7、有些地段的交通设施,明摆着是以监视交通之名,行罚款收费之实,总有一定比例的司机注定要掉入已经设好的陷阱中。   8、德国人开车在半夜三更没人过马路的红绿灯处,为什么遇红灯而不过?这是余秋雨有次访问德国,闲暇时顺便与德国友人探讨的一个问题。这是问题吗?德国友人压根也从未想过这怎么能成为一个问题!出于礼貌,德国友人搜肠刮肚地答复了一个理由——出

文档评论(0)

jyf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53235235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