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西 洋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①明代的西洋是指今天哪儿? ②是谁派郑和出使西洋的? 阅读教材,结合视频,快速抢答: 文莱 明代的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印度洋及沿岸地区 ①明代的西洋是指今天哪儿? ②是谁派郑和出使西洋的? 一、郑和下西洋 1、时间: 2、次数: 3、路线: 4、船队规模: 5、人数: 6、意义: 1405年 —— 1433年 7次 一般在27000人左右 每次远航都有60余艘,最多时达百余艘 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刘家港出发,穿越马六甲海峡,横渡印度洋,前往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抵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自学1 材料一:《明史》记载 :“成祖……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材料二:史书记载,郑和每到一国,都会和当地君主会面,宣读明成祖诏书,赠送冠服和珍贵的礼物,向这些国家表达明朝愿意与之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的愿望。 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互学1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材料一:史书记载,洪武末年时“仓廪充积,天下太平”;建文帝时期,“家给人足,外门不阖”。到永乐年间,明王朝统治已臻极盛。 郑和为什么能多次前往西洋地区? 材料三:郑和及其船队主要成员通晓牵星过洋航海术、熟通各式东西洋针路簿、天文地理、海洋科学、船舶驾驶与修理的知识技能。 材料二:在宋元以来海上交通和海外贸易发展的基础上,明朝的造船及航海技术发达。 互学2 明初国力强盛 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发达 郑和本人的才能和船队上下的团结奉献 郑和大号宝船长151.8米,宽61.6米 战船 水船 粮船 座船 马船 装载物品: 优质丝绸、精美瓷器、上等茶叶和漆器等各类物品,以及大量的金银货币。 物品用途: 有的是用于慷慨送礼,展现大国风度,发展相互之间的友好关系;有的是用于贸易,互通有无,互补互利。 郑和 哥伦布 时间 1405~1433年 1492~1504年 航海次数 7次 4次 各次航海的只数 大小船只200多艘 最少3只,最多17只 每次航行人数 约2.7万~2.8万人 最少90人,最多1500人 为什么说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时间长(早);次数多;人数多;船队规模大 互学3 印尼的三宝垄郑和庙 马六甲郑和遗迹 南亚国家欢迎郑和船队的到来 阿拉伯地区国家欢迎郑和船队的到来 非洲国家欢迎郑和船队的到来 和平使者 材料二: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宪宗皇帝派太监到兵部搜索郑和下西洋的档案,企图如法炮制。兵部郎中刘大夏抢先将档案藏匿。后,兵部官员甚至焚烧了郑和浩浩荡荡满挂荣耀的船帆、苦心经营多年的造船厂和耗尽心智的造船图纸、航海日志、航海资料等。 材料说明了什么? 材料一:“三宝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 不计经济效益,浪费人力、物力、财力, 增加人民的负担 互学4 利: 弊: 郑和下西洋到底是好事还是“弊政”? 郑和下西洋对我们今天国家的发展有什么启示? 1.需要有强大的国力支撑 2.应该发展平等互利的经贸关系 3.要加强国家之间的友好往来 4.要抓住机遇,开拓创新。 在明朝中后期,我国沿海地区遭到外来侵略。我国人民迎头痛击,取得胜利,坚定地维护了国家主权。 材料一 ……海防松弛,东南沿海的奸商勾引倭寇上岸,共同抢劫分赃。他们到处烧杀掳掠,使百姓的生命财产惨遭损害。 材料中描述的是什么现象?当时政府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结果如何? 东南沿海倭寇猖獗 明政府派戚继光抗倭 平息了东南沿海的倭患 4、戚家军扫除倭寇的经过是怎么样的? 1、“倭寇”是什么意思? 2、倭寇主要骚扰我国的什么地方? 3、戚家军由哪些人组成?他们为什么能打败倭寇? 5、戚继光抗倭的历史意义? 自学2 二、戚继光抗倭 “倭寇”指什么? 中国古代称日本为倭寇。元末以来,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组成的武装集团,经常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还时常抢劫财物,被沿海人民称为“倭寇”。 明人画笔下的武装倭寇 明朝中期为什么倭患严重? 日本国内社会动荡加剧, 明朝国力减弱,海防松弛 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所到之处,他们杀居民,劫财货,无恶不作,沿海各地遭到重大破坏,时称“倭患”。 明代绘画《倭寇图卷》(局部) 画面描绘了民众遭受倭患而逃难的情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郡县制文本素材 新人教版.doc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课件 新人教版.ppt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论“文景之治”文本素材 新人教版.doc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件 新人教版.ppt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后汉的戚宦统治文本素材 新人教版.doc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课件 新人教版.ppt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件 新人教版.ppt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 新人教版.ppt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课件 新人教版.ppt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件 新人教版.ppt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课件 新人教版.ppt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对外交流》课件 中华书局版.ppt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2 济南的冬天课前自主学习1 新人教版.doc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4 古代诗歌四首 次北固山下随堂检测 新人教版.doc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8《世说新语》二则 陈太丘与友期随堂检测 新人教版.doc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8《世说新语》二则 咏雪随堂检测 新人教版.doc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2《论语》十二章课件 新人教版.ppt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22 诗两首《天上的街市》作者简介 新人教版.doc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单元 第3课《雨的四季》教案 新人教版.doc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单元 8《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咏雪教案 新人教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