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诊PCI术前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对AMI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
陈胜勇 陈瑶 曾迪 杨琴 陈廷宪 姚洪文
贵州省遵义县人民医院 563100
[摘要]目的: 了解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阿乐,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治疗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脉血流灌注、短期心血管不良事件以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既往未服用他汀类药物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心患者61例,根据是否于急诊PCI术前是否应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分为治疗组(阿托伐他汀80mg,31例)和对照组(无他汀预处理,30例),术后均接受阿托伐他汀20mg,1次/天治疗。主要终点为术后即刻TIMI血流分级。次要终点为术后30天的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复合终点。安全性终点为出院前肝酶激酶以及肾功能水平。结果 : 治疗组相比对照组术后即刻TIMI3级血流比例显著增加(83.8比63.3%x2=6.25.P=0.02),次要终点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2%和3.3%出现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x2=0.001,P=0.912)。出院前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以及肌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在校正年龄、性别、吸烟、糖尿病、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受体拮抗剂、后扩张、血栓抽吸术等因素后,术前应用阿托伐他汀80gm负荷剂量仍为避免出现慢身流/无复流的独立预测因素 结论: 强化阿托伐他汀负荷剂量可以改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急诊PCI术后的冠状动脉血流及心肌灌注,并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关键词] 心肌梗死;阿托伐他汀;血管成形术,经皮冠状动脉;冠状动脉循环。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再灌注治疗中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直接急诊PCI。尽管急诊PCI效果已得到公认,但仍有近10%的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无法达到TIMI 3级血流,术后冠脉血流的恢复程度与近远期预后密切相关[1、2],因此,对STEMI患者的急诊PCI治疗应尽可能改善术后冠脉血流和心肌灌注,减少无复流及慢血流的发生,才能使急诊PCI术后的效果最大化[3]。有研究发现急诊PCI时给予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80mg相对于低剂量10mg可以明显改善冠状动脉血流,但不影响短期心血管预后[4]。我们也对急诊PCI的STEMI患者中进行术前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服用后并对其短期预后改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上进行了观察,得到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观察自2012年3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61例诊断为STEMI的患者,入选接受急诊PCI治疗且既往未服用他汀类药物者。STEMI被定义为典型的缺血性胸痛≥30min,相邻两个以上导联ST段抬高≥0.1mV或新出现的左束支传导阻以及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或肌酸激酶同工酶B)超过正常上限[5]。共61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是否于急诊PCI术前进行阿托伐他汀预处理分为两组:(1)术前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简称治疗组,31例):(2):术前未服用他汀类药物(简称对照组30例)。
1.2 方法:本研究详细收集入选患者基本临床资料、造影信息以及院内预后。治疗组:急诊PCI术前立即(2h内)顿服阿托伐他汀80mg。对照组:PCI术前未服用他汀类药物。两组患者直接PCI术后均服用阿托伐他汀20mg,1次/天,长期服用。所有患者急诊PCI术前均服用阿司匹林300mg以及氯吡格雷300mg负荷剂量,术中均静脉注射普通肝素70~100IU/kg,手术根据情况应用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血栓抽吸术以及置入主动脉气囊反搏导管等。
观察主要终点事件为术后即刻TIMI血流,TIMI血流分级0级,定义为无复流,即在闭塞部位及远端无前向血流;TIMI血流分级1~2级定义为慢血流,即微灌注或部分灌注,其前向血流小部分充盈或充盈较正常血管明显减慢;TIMI血流分级3级定义为正常血流,完全灌注,即前向血流充盈远端快速而完全[6]。次要终点事件为术后30天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安全性终点为出院前肝酶、肾功能水平。并评测左室射血分数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其中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定义为PCI术后再次出现缺血性胸痛伴心肌标志物再次升高且至少超过正常上限3倍以上或新出现的ST段抬高或病理性Q波。其中病变支数以造影结果和ECG确定罪犯血管及严重引起心肌缺血的血管。
1.3统计学分析:连续变量应用±s表示,分类变量则用百分比表示。连续变量应用t检验,分类变量则应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P<0.05被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2.1两组患者的术前临床资料比较(表1),两组临床资料在年龄、性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XEEPIA 001-2023 重点行业企业项目碳排放评价技术规范.pdf VIP
- 2025年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新教材).pdf
- 海燕出版社六年度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案.pdf VIP
- TCWEC29-2021水利水电工程清污机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OCR).pdf VIP
- 第8课《回忆鲁迅先生》课件 (共45张ppt)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初中美术折纸教学课件.ppt VIP
- 爱护公物,从我做起 主题班会课件(共30张PPT).pptx VIP
- 第二单元 单元复习课件七年级语文上册.ppt VIP
- 2025年广东高职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doc VIP
- 小马宝莉英文第四季台词S04E18 Maud Pie.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