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病例讨论鼻窦淋巴瘤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病例讨论鼻窦淋巴瘤PPT课件.ppt

CT表现 肿瘤可以透过鼻中隔或经鼻后孔累及对侧鼻腔,呈鼻中隔前部两侧非对称性肿块。向上蔓延,累及筛窦、蝶窦、眼眶;向后累及鼻咽;向外蔓延累及上颌窦,范围广泛时可累及颞下窝及翼腭窝。 CT表现 淋巴瘤一般骨质破坏较轻,较小时常无骨质破坏,较大时可由于骨质重塑变形和骨质侵蚀形成浸润性破坏,但不会出现溶骨性骨质破坏。原发于鼻窦淋巴瘤较原发于鼻腔淋巴瘤骨质破坏常见。 鉴别诊断 鼻息肉多发于中鼻道、下鼻甲后端,病灶密度不均匀,CT或MRI增强多表现周围黏膜呈波浪状或锯齿状强化,而内容物常无明显强化。 内翻乳头状瘤多起源于中鼻甲附近的鼻腔外侧部,易向上颌窦和筛窦蔓延,可侵蚀邻近的骨质,向鼻腔前部和鼻前庭生长少见,一般不浸润鼻翼及邻近皮肤。增强扫描中度强化。 鳞状细胞癌发病部位更靠后,往往出现更严重骨质破坏,病变密度或信号常不均匀,侵犯鼻旁软组织少见,颈部转移淋巴结中心易出现坏死。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可编辑 可编辑 病例1 患者谭XX,M,41Y,右鼻通气差,流涕2-3月。 PE:右鼻腔内新生物,触之易出血。 冠状位 软组织窗 冠状位 骨窗 横断位 增强 病例2 晏XX,M,85Y,鼻塞、鼻出血1月。 PE:右鼻腔内白色新生物及脓性分泌物堵塞,结构显示不清。 病例3 女 71岁 右鼻塞、流涕3月余伴涕中带血半月余 ? 病理结果 病例1、3:T细胞型非霍杰金淋巴瘤 病例2:弥漫性大B细胞型淋巴瘤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鼻腔鼻窦淋巴瘤大多数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根据免疫组织化学分为B、T和T/NK细胞3种类型 T细胞型淋巴瘤常发生于鼻腔 B细胞型淋巴瘤最少见,多发生于鼻窦 鼻腔鼻窦淋巴瘤在所有的鼻腔的恶性肿瘤中,恶性淋巴瘤占第二位,仅次于鼻腔鳞癌。 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男女比例约4:1 临床症状主要有:鼻塞,鼻区及面颊部肿胀,血涕,发热,头痛,咽痛等。 鼻内镜检查可以显示鼻黏膜坏死、溃疡出血,表面有恶臭的干痂或脓痂。、 CT表现 淋巴瘤好发于鼻腔,其次是上颌窦和筛窦,蝶窦及额窦极少见。鼻腔、鼻窦也可同时发病,常累及邻近的鼻外结构。 CT表现 平扫表现为窦腔内等密度软组织影,肿瘤膨胀性生长,密度均匀。 增强后均匀或不均匀轻中度强化;肿瘤与鼻腔、鼻窦黏膜分界不清 平扫 增强 CT表现 病灶可以向鼻前庭生长并浸润鼻翼、鼻背及邻近面部皮肤,如鼻背部皮肤明显增厚,可出现皮下肿块或皮下脂肪间隙消失,这是淋巴瘤的一个特征性表现。 可编辑 可编辑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