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借物抒情写作指导
篇一:借物抒情作文指导
八年级上册作文指导(一)
借物抒情
教学目标:
领悟并运用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课前准备:
学生写一篇自己喜爱的动物或植物等,了解它的习性、形貌、内在品质等。
课时安排:
两课时:第一课时,感悟并理解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第二课时,运用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写一篇作文。
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个童话:有一个圆被去掉了一个三角楔,于是它就去寻找自己丢掉的那个缺口,一路上,它欣赏到了美丽无比的花草树木,跟正在晒太阳的毛毛虫做游戏。有一天,它找到了自己丢失的那个缺口,它成了一个完成的圆了,随后飞快地向前滚动,世界完全变了样,再也没有以前那样美丽了。于是,它果断地丢掉了那个三角楔,又变成了一个残缺的圆,带着残缺和喜悦的一路前行、一路欣赏。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有缺憾的圆,在生命的行程中,我们都要怀着喜悦的心情,一路走来,一路欣赏,感受生活,感悟生命。
(一)感受借物抒情
1.学生背诵《陋室铭》,教师点拨,让学生认识借物抒情。
2.学生背诵《爱莲说》,教师点拨,再次感受借物抒情。
这两篇文章,作者都采用了“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写法,文章虽然展现的“物”,而我们读者却读到了“志”“情”。这样的委婉抒情的写法,可以留给读者更多的思考、回味、欣赏的空间,使文章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
3.仿写:大自然时时刻刻给我们以启示:看到幼苗冲破岩层,我们感到生
(二)理解借物抒情
1.齐读冰心的赠言。
1 命的顽强;看到江河奔腾不息,我们感到时间的飞逝。,
我们写作一方面是记录自己的生活经历、人生感悟,激励自己走上越来越阳光的生活之路,另一方面,也给他人以启示,及勉励。所以,由外在的物引发自己内心的情,需要你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也需要你有一个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颗善于感动的心灵。
2.回顾名家的“借物抒情”。
(1)小思的《蝉》
(2)席慕蓉的《贝壳》
小结:初一阶段,我们主要学习了叙事散文的写法,我们要从一件事中懂得一个生活的道理,或者从几件有内在联系的事情中获得某种启示。现在我们学习的借物抒情散文,那视线从自己身上转移到周遭的世界,发现生活之美,感受生命之美。
3.你认为运用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来写文章,应该写出哪几方面的内容?
(三)写前引路
任选一篇回答。
1.阅读《勒着青藤成长》
①勒着青藤的瓜果有怎样的特征?
②由“勒着青藤成长的瓜果”作者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2.阅读《窗外的牵牛花》
①“窗外的牵牛花”有怎样的特点?
②以“感谢你,窗外的牵牛花”为开头续写一段话,揭示作者的感悟。
3.教师下水作文。《田野中有一棵树》
①这棵树有怎样的特点?
②你能揣测中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或者心情吗?
(四)作业布置
将日记《我最喜欢的一种动(植)物》精心修改,运用借物抒情的手法,写成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题目自拟。
课堂小结:
面对生活的浩荡大泽,直接抒情就好比从桥上飞驰而过,借物抒情就好比乘一叶扁舟,听耳畔琴声悠扬,看湖面云影飘摇,一路前行,一路欣喜。后者可以给我们更多的触动和感悟,让我们的生活之路多一些绿荫和花香。 2
篇二:第二单元写作指导《借物抒情》导学案
《借物抒情》导学案
一课时
设计人赵仁慈审核人 赵仁慈
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颗善于感动的心灵。
2.回顾名家的“借物抒情”。
(1)小思的《蝉》
(2)席慕蓉的《贝壳》
小结:初一阶段,我们主要学习了叙事散文的写法,我们要从一件事中懂得一个生活的道理,或者从几件有内在联系的事情中获得某种启示。现在我们学习的借物抒情散文,那视线从自己身上转移到周遭的世界,感受生命之美。
3.你认为运用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来写文章,应该写出哪几方面的内容?
(二)教师小结:
借物抒情,也称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对某种具体事物的描写来表达某种感情、志趣或思想观点。通常可以运用象征和联想达到借物抒情的目的。写好这类文章,要注意如下几点:
1、立意要明确
写好这类文章,关键要把握好“物”与“情”之间的对应点,即二者要有密切联系,彼此契合。这类文章的写作,往往是作者从物的自然属性中发现了某种与人的社会属性——感情、品德、行为等相通或类似的东西,从而由物及意的联想,来抒发作者的某种感情,表达作者的思想、志趣或人生哲理等。如纪伯伦的《浪之歌》,作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