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岳山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9标段(太岳山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 PAGE 42 - 1.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设计文件及设计图纸。 2)国家、铁道部、地方政府有关安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法律、规程、规则、条例。 3)国家、铁道部现行的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施工规范、规程及中南部铁路通道施工质量管理办法。 4)新建铁路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9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2编制原则 1)安全第一的原则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始终按照技术可靠、措施得力、确保安全的原则确定施工方案,特别是断层等不良地质地段的隧道施工安全等。在安全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万无一失的前提下组织施工。 2)优质高效的原则 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优质高效。根据我们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的质量目标,贯彻执行ISO9001质量体系标准,积极推广、使用“四新”技术,确保创优规划和质量目标的实现。施工中强化标准化管理,控制成本,降低工程造价。 3)方案优化的原则 科学组织,合理安排,优化施工方案是工程施工管理的行动指南,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中,对不同围岩类别的爆破掘进、不良地质条件的处理、二次模筑衬砌等关键工序进行多种施工方案的综合比选,在技术可行的前提下,择优选用最佳方案。 4)确保工期的原则 根据招标文件对本合同段的工期要求,编制科学的、合理的、周密的施工方案,采用信息化技术,合理安排工程进度,实行网络控制,搞好工序衔接,实施进度监控,确保实现工期目标,满足业主要求。 5)科学配置的原则 根据本合同段的工程量大小及各项管理目标的要求,在施工组织中实行科学配置,选派有隧道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上场专业化施工队伍,投入高效先进的施工设备,确保流动资金的周转使用,并做到专款专用。选用优质材料,确保人、财、物、设备的科学合理配置。 6)合理布局的原则 从节省临时占地、减少植被破坏、搞好环保、防止水土流失、认真实施文明施工等多角度出发,合理安排生产及生活场地、房屋布局,做好环境保护和营区绿化。工程完成后,及时平整场地,恢复植被。 2.工程概况 2.1概述 太岳山隧道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古县旧县镇及安泽县境内,进口位于古县旧县镇G309旁,出口位于安泽县的桃曲村。隧道进口里程DK392+930,出口里程DK409+124,中心里程DK401+027,全长16194m。洞身最大埋深约300m,最小埋深约5m。设计为单洞双线隧道。隧道纵坡为单面上坡,坡度分别为3‰、5.1‰、4.4‰。该隧道设斜井4座。中铁三局山西中南铁路通道ZNTJ-9标一分部管段承担太岳山隧道里程为DK392+930~DK399+270,正洞长度6340m,辅助斜井为 设计1号斜井位于线路前进方向右侧,与线路相交于DK396+115里程处,平面交角为83°,斜井综合纵坡为9.6%,斜井斜长522.74m,斜井与隧道采用斜交单联式,无轨运输单车道衬砌断面。 为减轻进口施工压力,增设0号斜井,在线路前进方向右侧,与线路相交于DK396+750里程处,平面交角为144°,斜井纵坡为9.0%,斜井斜长154.12m 2.2隧道特点 1)隧道长、工期紧,通风、运输困难; 2)地质复杂,进口为黄土地层,隧道洞身通过两个背向斜褶皱和一个正断层,隧道穿越涌水涌泥、掉块、坍塌等不良地质地段; 3)进口及1号斜井口位于居民区,施工干扰大。 2.3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及气象条件 1)地形、地貌 隧道处于中低山区,地势起伏较大沟谷深切,多呈U型沟,地表主要以第四系覆盖层为主,山坡上植被总体上不发育。 2)地质构造 隧址区位于华北台块山西台背斜中南部,属新华夏构造体系第三隆起带太岳山北平~古县隆起带,在太岳山隧道通过地段主要以呈NE走向褶皱为主要特征。隧道通过地段的主要褶皱有:朱家窑复式向斜位于线路DK395+900附近,隧道轴线与该背斜轴以大角度斜交通过,西侧产状呈N35°W/30°N,东侧产状呈N10°W/7°S;尧峪背斜位于DK396+780附近,隧道轴线与该背斜轴以大角度斜交通过,西侧产状呈N10°W/7°S,东侧产状呈N30°W/8°N;尧峪向斜位于DK397+250附近,张村背斜位于DK397+900附近;DK396+500附近有一正断层出露,断层带宽约30m,倾角约为40°,产状为N70°W/40°S,与线路交角约为60°。 3)工程地质 该段隧道位于中低山区,洞身通过地层岩性主要为第四系上更新统砂质黄土、中更新粉质粘土,基岩主要为二叠系上统石千峰组泥岩夹砂岩、下石盒子组砂岩夹泥岩。 4)地震基本烈度:Ⅶ度,地震动反映频特征周期0.40S。 5)气象特征:隧道通过地区属中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区。以寒冷干燥,大陆型气候为特征。昼夜温差变化较大,表现为降雨量少,蒸发量大,空气干燥,春秋季节多风,夏季短促而炎热,冬季漫长且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