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之典范-成都高新顺江学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数”课例之典范 “学”课例之学问 ——顺江学校数学教研组课例研究初战告捷 初中数学组教学研究一直在路上——一边低头思考,一边抬头看路。在课例研究吹响号角之时,顺江学校全体数学教师顺势而动,积极响应!2012年3月28日,数学组在教研组长李涛的主持下顺利开展了“多轮式同课异构”课例研究,三位青年教师轮流为大家展示了八年级下册《线段的比》这一教学内容,课堂精彩,研讨实效,思维提升,技能增强,初战告捷! 首先是冯艳玲老师第一轮的课例展示,其他教师认真观摩、记录 接下来,范冬梅老师接受了数学同仁们的建议, 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了临时调整和改进,完成了第二轮的课例展示 其后,曹青花老师结合自身的教学设计和同仁们的指导, 对教学内容做了突破性的调整和改进,完成了第三轮的课例展示 课例展示结束后,全体初中数学组教师齐聚“阳关驿站”,由李涛老师主持,邀请了张校长作为特邀嘉宾参研发言。观察组教师对各自负责的观察点进行了反馈并提出改进意见,针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深入研讨。最后张校长的点评拓展了本次课例研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在课堂的主阵地上,顺江学校数学组将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目的,依托课例研究,努力锻造数学精品课堂。我们会用心将课例研究做实在、做精彩,绽放属于顺江人的美丽与光彩。 (撰稿人:晏婉彬)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