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专题六.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德皇亨利四世在同罗马教皇的斗争中失利,被教皇开除教籍,国内诸侯乘机反叛。1075年1月,年仅26岁的亨利四世带着他的妻子和孩子,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站在满地白雪的卡诺莎城堡的院子里。根据惯例,年轻的德皇赤足披毡站在寒冷的雪地里苦苦恳请教皇接见,并原谅他这个认了罪的人。而格里高利七世这位出身低微的手工匠的儿子,硬是让高贵的德皇在室外整整等了三天,直到使其受尽了精神上的侮辱后才出来恩赐给这位忏悔者一个赦罪的吻。 “卡诺莎之辱” 文艺复兴——?神权下的自我 1、应信仰上帝的存在 2、上帝创造了世界,并按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并给了人以管理世界万物的权力。 3、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偷吃了禁果,造成了人类原始的罪过,这桩罪遗传给了他们的后代,所以人生来就是有罪的。人的一生就是受苦的,必须禁欲修行,不可以有任何欲望和情绪。人在死后会获得幸福和平等 1.阅读材料,归纳中世纪人们的状态: 西欧经济复苏,城市兴起,生活水平提高,人们改变观念 意大利在14世纪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逐步形成 古希腊罗马文化 的形式 指导 思想 人 性 人权自由 现世/幸福 借 助 基督教神学占 统治地位 尘世服从天国 今生服从来世 君权服从教权 哲学服从神学 理性服从信仰 神 性 神权束缚 来世/禁欲 表? 现 VS VS VS 主 张 主 张 人文主义 (humanism) 古典文化的“再生”—文艺复兴的背景 宗教神学 以神为中心 禁欲和来世 等级观念 蒙昧主义 人文主义 以人为中心 现世的享受 自由平等 理性和科学 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可以定义为 人文精神 人文主义:提倡人性,反对神性,肯定人的作用、价值,维护人的尊严,追求现世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 简言之,人文精神是注重人、尊重人存在的价值的一种文化传统。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合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是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者半醒状态。……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对于国家和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做客观的处理和考虑成为可能的了。同时,主观方面也相应地强调表现了它自己;人成了精神的个体,并且也这样来认识自己。 (瑞士)雅·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根据材料思考1:为什么说中世纪人类意识处于睡眠或者半醒状态?共同纱幕是什么? 思考3:结合教材内容说说为什么在这层“纱幕”最先在意大利烟消云散? 思考2:在意大利,人们的意识发生了什么变化? 但丁 (1265-1321) 薄伽丘 (1313-1375) 彼特拉克(1304-1374) 意大利文艺复兴前 三杰 (文学三杰) “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恩格斯 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导言》里对文艺复兴时代“巨人“的论述:“那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10个青年男女为逃避瘟疫在佛罗伦萨的一座别墅里住了14天。在其中的10天每人讲一个故事。取材非常广泛,有历史事件、中世纪轶闻趣事、法国寓言、东方民间故事、宫廷传闻、街谈巷闻等。 通过故事,作者揭露教会的黑暗和腐败,讽刺教士的奸诈和伪善,赞赏手工业者、商人的智慧和才干,歌颂真挚的爱情和高尚的情操。《十日谈》为欧洲近代短篇小说开了先河 。 有一个从小与世隔绝的青年,跟着父亲下山进城,路上平生第一次遇见了一群漂亮的姑娘。父亲是个死心塌地皈依天主的教徒,不许儿子去看一眼姑娘,吓唬说,她们叫“绿鹅”,全是祸水。谁知儿子却说道:“爸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去吧!”尽管这个青年第一次进城,但是他却本能地觉得,在这一天接触的许许多多新鲜事物中,最美、最动人的就是“绿鹅”了。老头这时才恍然大悟:原来自然的力量远比他的宗教戒规要强多了。 薄伽丘 ----《十日谈·一对父与子的故事》 限于人的本能方面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表现形式是 从肯定人的欲望和歌颂自然的人性开始的。 * * * 《哈姆雷特》写于1610年,描写的是古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为父报仇的故事。这部作品不但反映了英国社会的政治现实,更重要的是通过哈姆雷特这一形象,反映了当时先进知识分子的人文主义主张。 * * 《哈姆雷特》写于1610年,描写的是古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为父报仇的故事。这部作品不但反映了英国社会的政治现实,更重要的是通过哈姆雷特这一形象,反映了当时先进知识分子的人文主义主张。 * * 证明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文档评论(0)

150****09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