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大荒精神演讲稿
不能放下的旗帜 世界上有三块最宝贵的黑土地,一块在美国的北部,一块在加拿大的南部,另一块就是中国东北部的三江平原,人称“北大荒”。这简简单单三个字,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拓荒者,背负了一个又一个的感人故事…… 70年代黑龙江垦区国营农场已经遍地开花。爷爷凭着他的电焊技术,拖家带口从辽宁来到富锦二龙山安了家。住下没多久,听说前进急需电焊工人,他就骑着自行车从二龙山到了这,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他每天都要骑自行车往返于两地。上初二那年我骑着自行车沿着佳抚公路一路骑去,可是才到红旗桥就没了力气,我始终没能理解他那年骑着“28”在颠簸的土路上是怎样就骑了那么远…… 就在今年我们单位收缴党费时,一双写满沧桑的手颤抖地递给我12元钱,我抬头看见一个带着大沿帽,两鬓斑白,穿着旧棉袄的老人,他对我说“这是我今年的组织费”。我看到他整个背弯的像镰刀,眼神十分飘渺,但说话时脸上却是挂着真切的笑容……我们说了会话,他已经80岁了。当我问他什么时候来农场的,他的眼神定住了,他想了好一会然后笑着说,我是69年建场时跟着大家一起来的,时间久了,月份记不得了……他颤颤巍巍地走了,他走后我一直想着那笑容,那笑容里透着一种幸福感,那种幸福感是我怎么用心也不能感同身受的…… 带着疑问,我翻开了历史的书卷: 1947年6月,垦区的历史书卷落下了第一笔,50年代初,十万转业官兵向我们脚下这片亘古荒原发起了“向荒原要粮”的伟大挑战。王震将军随即写下“密虎?虎林县)宝饶,千里沃野变良田;完达山下,英雄建国立家园”的豪壮对联。 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 14万转业官兵挺进了北大荒 5万大专院校毕业生选择了北大荒 20万山东、四川的支边青年投奔了北大荒 54万城市知青和地方干部、农民支援了北大荒 他们在“地窖子火烤胸前暖,马架子风吹背后寒”的环境下毅然决然的拥抱着北大荒,他们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他们长年住的是马架子、泥草房,吃的是清一色的高粱米、窝窝头、盐水煮黄豆,白菜粉条汤。三年大饥荒时甚至在吃树皮、草根、瓜蔓、辣椒秧…… 就是这样的条件下,这片桀骜不驯的土地终于向他们低了头!他们用激情、青春和汗水把祖国边陲这曾经荒芜凄凉的土地唤醒。在这,他们奉献他们所有的一切,是他们改写了历史,让北大荒蜕变成了如今的北大仓! 放眼今天,曾经茫茫沼泽荒原上,一大批机械化国营农场群傲然屹立; 让我们幸福的是“居住在现代化的城镇里,耕作在广袤的田野上”早已不是梦想! 让我们庆幸的是时时映入眼帘的正是亭台楼阁、车水马龙伴着鸟语花香! 让我们骄傲的是亚洲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就坐落在我们身旁! 这一切是人类史上的奇迹,奇迹的背后是全体北大荒人心灵深处的坚守、忘我和忠诚! 历史的书卷里记载了无数的动人故事,无数的故事却都在讲述着“创业与奉献”。从老一辈到新一代,始终在传递着这面旗帜,生生不息…… 合上历史的书卷,我明白了 让爷爷有着坚强毅力的是“艰苦奋斗、勇于开创,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 让老党员幸福的是他盼了大半辈子如今就在眼前的“幸福前进、宜居前进、产业前进、文化前进”的美好蓝图; 让我久久不能平静的是因为我是大荒儿女,是我肩负的使命,是我永远不能放下的父辈的旗帜! 倾情黑土地,奉献北大荒 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 我是来自*****的一名员工,我叫**,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倾情黑土地,奉献北大荒。 在这繁华似锦的八月,我们“垦区人”用满怀的赤诚和炙热的奉献迎来了北大荒的又一个金秋。今年,总局吹响了三年强工的号角,唤醒了垦区又一个新的春天。古老又神奇的大地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新景象,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这种喜悦与自豪。 是一首北大荒人的歌让北大荒这三个字印在了我少年时的记忆里,那是XX年8月28日,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来北大荒慰问演出,著名歌唱家殷秀梅演唱了这首《北大荒人的歌》,当她唱出“站在莽原上呼喊,北大荒啊我爱你”时,我看到那张满含深情的脸上两行泪水轻轻的滑落。 XX年,当我进入****公司的时候,当我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北大荒时。我深深的被这片土地吸引住了。年少的记忆和清新的意识让我深深感受到这片热土的魅力,更为几代拓荒人所承受了难以想象的艰难,“战天斗地,百折不挠”的精神所感动着。60年来,二代北大荒人用自已的汗水、泪水和血水,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艰苦卓绝的奋斗。如今已把昔日“天苍苍,地茫茫,一片衰草枯苇塘”的“北 大荒”建成了繁荣富庶、欣欣向荣的“北大仓”。 人们赞美拓荒者,歌颂拓荒牛,更颂扬在艰苦跋涉中取得辉煌业绩的北大荒精神。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王震将军根据毛主席的指示,带领十万官兵来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