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桩基础计算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5 塔吊桩基础的计算书 一. 参数信息 塔吊型号: QTC80 自重(包括压重):F1=707.30kN 最大起重荷载: F2=60.00kN 塔吊倾覆力距: M=800.00kN.m 塔吊起重高度: H=50.00m 塔身宽度: B=1.90m 桩混凝土等级: C35 承台混凝土等级:C40 保护层厚度: 50mm 矩形承台边长: 6.00m 承台厚度: Hc=1.200m 承台箍筋间距: S=540mm 承台钢筋级别: Ⅱ级 承台预埋件埋深:h=0.50m 承台顶面埋深: D=0.000m 桩直径: d=0.600m 桩间距: a=4.000m 桩钢筋级别: Ⅱ级 桩入土深度: 15.00 桩型与工艺: 干作业钻孔灌注桩(d0.8m) 二. 塔吊基础承台顶面的竖向力与弯矩计算 1. 塔吊自重(包括压重)F1=707.300kN 2. 塔吊最大起重荷载F2=60.000kN 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 F=F1+F2=767.300kN 塔吊的倾覆力矩 M=1.4×800.000=1120.000kN.m 三. 矩形承台弯矩的计算 计算简图: 图中x轴的方向是随机变化的,设计计算时应按照倾覆力矩M最不利方向进行验算。 1. 桩顶竖向力的计算(依据《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2008的第5.1.1条) 其中 n──单桩个数,n=4; Fk──作用于承台顶面的竖向力,Fk=767.300kN; Gk──桩基承台和承台上土自重标准值,Gk=25.0×Bc×Bc×Hc+20.0×Bc×Bc×D=1080.000kN; Mxk,Myk──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作用于承台底面,绕通过桩群形心的 x、y 轴的力矩 xi,yi──单桩相对承台中心轴的XY方向距离(m); Nik──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偏心竖向力作用下,第i基桩或复合基桩的竖向力(kN)。 经计算得到: 桩顶竖向力设计值: 最大压力: N=1.2×(767.300+1080.000)/4+1120.000×(4.000×1.414/2)/[2×(4.000×1.414/2)2]=752.210kN 没有抗拔力! 桩顶竖向力标准值: 最大压力: N=(767.300+1080.000)/4+800.000×(4.000×1.414/2)/[2×(4.000×1.414/2)2]=603.268kN 没有抗拔力! 2. 矩形承台弯矩的计算(依据《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2008的第5.9.2条) 其中 Mx,My──分别为绕X轴和绕Y轴方向计算截面处的弯矩设计值(kN.m); xi,yi──垂直Y轴和X轴方向自桩轴线到相应计算截面的距离(m); Ni──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下的第i基桩净反力,Ni=Ni-G/n。 经过计算得到弯矩设计值: 压力产生的承台弯矩: N=1.2×(767.300+1080.000)/4+1120.000×(4.000/2)/[4×(4.000/2)2]=694.190kN Mx1=My1=2×(694.190-1080.000/4)×(2.000-0.950)=890.799kN.m 四. 矩形承台截面主筋的计算 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7.2条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