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法维新和义和团运动高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考点: 变法维新和义和团运动、《辛丑条约》、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辛亥革命和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变法维新运动: 时间:1898年(高潮) 领导阶级:资产阶级改良派(维新派) 领导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口号纲领:“变法图存” 主要过程:公车上书-创办学会学堂(北京强学会、长沙南学会、时务学堂)-创办报刊(北京《中外纪闻》、上海《时务报》、天津《国闻报》、长沙《湘报》)-百日维新(标志)-戊戌政变。 性质: 是一场试图把中国改造成近代化国家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失败原因: 1、中国资产阶级力量薄弱,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2、没有发动人民群众,只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历史意义: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大大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义和团运动(1899-1900) 领导阶级:农民阶级 领导人物:朱红灯、曹福田、张德成 口号纲领:“扶清灭洋” 主要过程:山东平原起义-向直隶发展-抗击八国联军 性质:农民反帝爱国运动 失败原因:1、武器简陋,组织松散。2、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历史意义: 1、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 2、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3、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此次义和团之起,数月之间,京城蔓延已遍,其众不下十数万,自兵民以至王公府第,处处皆是,同声以洋教为仇,势不两立。剿之,则即刻祸起肘腋,生灵涂炭。只可因而用之,徐图挽救。” ——清政府致各省督抚电文 结合史料:认识清政府对义和团运动策略的变化。 剿灭-招抚-剿杀 目标: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和统治秩序。 阅读材料,分析义和团运动的性质和历史意义。 材料1、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瓦德西给德皇威廉二世的报告 材料2、中国此后仍须华人治华地,凡有意开通中国之人,应该小心谨慎,团匪之事即可取以为鉴。我英亦不能以待印度待中国也。 -英国外交大臣勃罗叠立克在议会演说 材料3、当初次起义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咒诅谩骂之声不绝于耳,吾人足迹所到,凡认识者,几视为毒蛇猛兽,而莫敢与吾人交游也。惟庚子失败之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恨其事之不成矣。前后相较,差若天渊。 比较太平天国与义和团运动的不同: 盲目排外,有非常愚蠢的行动 有平等的外交思想,有灵活的外交策略 对外策略 没有纲领,斗争水平低,被清政府利用 有明确的革命纲领,矛头主要对准清政府 斗争目标 没有公认纲领,缺少统一指挥 有公认的领袖,组成领导核心 领导集团 组织松散 有严密的组织 组织形式 义和团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 1、使清政府完全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2、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影响 《辛丑条约》216页 条约内容 1、杨村、廊坊战役 2、天津保卫战 主要战役 1900-1901 时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名称 维新派与洋务派的主张有何异同 甲午战争前后维新思想的异同(康、梁维新思想与早期维新思想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1、早期维新思想是康、梁维新思想的基础,即康、梁维新思想是早期维新思想的继承和发展。2、都主张变法:经济上主张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上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文化上,主张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办新式学校。3、都是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都是爱国的和进步的。 区别:1、早期维新思想只是针对具体问题提出的一些改革主张,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康、梁维新思想不仅提出了具体改革的方案,还为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历史根据,使变法思想形成较完整的理论。2、早期维新思想没有付诸行动;康、梁将维新思想与挽救民族危亡结合起来,迅速将其发展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作为他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助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这一观点可适用下列哪一理论的评价? A洪秀全的绝对平均主义 B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C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 D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 材料一:“读历史的人往往认为光绪帝是一个维新派的皇帝,也就是说,这个皇帝是代表软弱的民族资产阶级利益,企图实行一种民族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路线,只是遭到了惨败。”(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阅读材料,试结合维新变法运动的要求和百日维新的内容,分析评论上述观点。 上述观点的认为光绪皇帝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是错误的。因为百日维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