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论语的报告(共8篇)
《论语》读书报告 《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个别弟子思想、言论和行事的书,是孔子死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他的学生和他学生的学生陆续整理、编纂而成的。汉朝学者班固在他的《汉书·艺文志》中说:“《论语》者,孔子答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与后来的其他学者、文人的亲笔著述,如老聃所著的《老子》、庄周著《庄子》不同。其中共收载了五百多则关于孔子等人言行、事迹的零星记录。根据所论内容的性质不同,《论语》被后人分为20篇,包括《学而》、《为政》、《八佾》、《里仁》、《公冶长》、《雍也》、《述而》、《泰伯》、《子罕》、《乡党》、《先进》、《颜渊》、《子路》、《宪问》、《卫灵公》、《季氏》、《阳货》、《微子》、《子张》、《尧曰》,这些题目没有特定的含义,通常是取每篇第一则的前两个字,或者前三个字,作为标题而已。《论语》的体例比较特殊,属于早期的语录体散文,对事情的论述往往使随感而发,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完整性,让人感到凌乱无序。但是这种体例自有它的优点。一是口语化,明白易懂。如“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就算不懂文言文的人也可明白。二是格言化。如:“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些语言古朴深邃,言简意赅,能够使人感受到从许多长篇宏论中所感受不到的思想深度,且易诵易记,往往直接成为人们的口头禅。三是对话的能够体现出人的性格、品质甚至气质。 《论语》的内容很丰富,它包括伦理、教育、哲学、政治、经济、历史、艺术、宗教等方面。许多内容都是寥寥几个字,但是却发人深省。其中,孔子的仁说和教育实践尤为令人深刻。 孔子主张推行仁政,希望通过仁政,既保护奴隶主的利益,也能维护奴隶主的残暴统治。所以当他听说学生冉求替统治者搜刮财富,增加了奴隶的负担,大为怒火,便告诉其他学生说:“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孔子还强调人要加强自我修养和爱别人。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孔子说:“弟子,进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 学文。”又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认为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孔子还以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称颂。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充分说明仁德的价值和能量。 “什么是仁?”孔子的学生颜渊曾经问他,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回仁焉。”也就是说,只有克制自己,让言行符合礼就是仁德了。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礼,天下的人就会赞许你为仁人了。颜渊又问仁的具体内容,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可见“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修身”、“克己”的结果。当然孔子还提出仁德的外在标准,这就是“刚、毅、木、讷近仁。”即刚强、果断、质朴、语言谦虚的人接近于仁德。同时他还提出实践仁德的五项标准,即:“恭、宽、信、敏、惠”,即恭谨、宽厚、信实、勤敏、慈惠。他说,对人恭谨就不会招致欺侮,待人宽厚就会得到大家拥护,交往信实别人就会信任,做事勤敏就会取得成功,给人慈惠就能够很好使唤民众。孔子说能实行这五种美德者,可以谓之仁也。 当然,在孔子看来要想完全达到仁并非易事的。所以他教人追求仁德的方法,那就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即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用礼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就不会离经叛道了。同时也要重视向仁德的人学习,用仁德的人来帮助培养仁德。而仁德的人应该是自己站得住,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能够达到也帮助别人达到,凡事能推己及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和很多伟人和学者一样,孔子用他对生活的体验,总结出一些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用的道理,传递到今天,让我们仍然觉得温暖并在他们的言论中受益。 《论语》中,孔子的教育实践主要是:因材施教。他主张针对不同对象,讲授不同内容。因此,能按照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兴趣、爱好,施以不同的教育。如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又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冉求为人谦虚,缺乏 闯劲,遇到事情,孔子便鼓励他;子路遇事总喜欢抢在别人前面,遇到事情的时候,孔子就不鼓励他。 在治学的态度方面,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缠绕机的安全操作规程.docx VIP
-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PPT【优质课件】.pdf VIP
- 砌体及构造柱圈梁等二次结构施工方案.docx VIP
- 专题02 字词梳理及运用(讲义+试题) -2023年一升二语文暑假衔接课(统编版).docx VIP
- 《学习工匠事迹,领略工匠风采》课件 2024—2025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职业模块.pptx VIP
- 国家开放大学,零售管理,形考三.pdf VIP
- 《人工智能:AIGC基础与应用》教学课件.pptx VIP
- 超声引导下冲击波治疗.pptx VIP
- 2024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docx VIP
- cbcc中国建筑色卡千色卡色号查询表.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