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6中考语文 古诗词鉴赏复习课件.ppt

江苏省2016中考语文 古诗词鉴赏复习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南通)(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6-7题。(6分) 天平山中 [明]杨 基 细雨茸茸湿楝①花,南风树树熟枇杷。 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 【注】①楝(liàn):楝树,落叶乔木,春天开淡紫色花。 6.请发挥想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歌前两句展现的画面。(3分) 在绵绵春雨中,楝树开出了淡紫色的花朵,由于沾上了雨珠,显得格外娇艳和滋润。南风轻轻吹拂,在郁郁葱葱的草木丛里,不时露出一树树金黄色的枇杷。 7.有人认为本诗末句中“送”字用得最为精妙,请说说“妙”在何处。(3分) ①“送”字是拟人手法.②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回家路上“莺啼”相伴的情景;③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闲适心情。 *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形象的鉴赏能力。解答本题要结合整首诗创设的总体意境来分析鉴赏。 示例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此诗前两句写秋风雁群,已通过意象含蓄地表达了游子思乡之情。而后两句直接写出孤身在外的客子最先听到了吹动庭树的萧萧秋风,将全诗的主旨点得明明白白。 示例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总结全文。 阳关曲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熙宁十年(即公元1077年),离别七年以来,兄弟首次相聚, 并共度中秋佳节。 考题: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作者对眼前团聚的珍惜,同时也抒发了聚后又得分离的伤感。 1、结合注释,体会情感 四、扣背景,揣情感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考题: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抒发了诗人思乡和思亲的情感,同时含蓄地表现出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2、联系背景,分析情感 例一 村 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抒发了诗人对悠闲宁静的乡村生活的喜爱、欣赏之情。 例二 除夜 作(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注释】除夜:除夕之夜。   作者心情“转凄然”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诗,用自己的话回答。 作者心情“转凄然”的原因有:一是除夕之夜独自一人寄居旅馆,二是对故乡亲人无比的思念,三是感慨年华易逝。 秋日行村路 [宋]乐雷发 儿童篱落带斜阳,豆荚姜芽社肉①香。 一路稻花谁是主? 红蜻蛉伴绿螳螂。 【注释】①社肉:祭土地神的肉。 (2)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热爱农村自然风光,追求自由、闲适、和谐的田园生活。(2分,意思对即给分) 分析情感主旨中考题型分析 1.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怎样的情趣”,“主旨是什么”或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句某联发问。 2.答题步骤 答题要点应包括三点: 一是描写什么内容 二是作者的情感 三是作品的思想意义 示例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请分析此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答:通过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也反映了他高远、、悠然、脱俗的意趣。 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 诗词鉴赏题型之五 感悟形象 四、诗歌鉴赏答题格式 鉴赏人物形象 1.提问方式:这首(句)诗你看到了怎样的诗人形象? 2.提问变体:诗中的人物具有怎样的特点? 3.解答分析:外在形象(景象)+内在形象 舟行 [明] 吴承恩 白鹭群翻隔浦①风,斜阳遥映树重重。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