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5193.24-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中病理学检查技术要求.pdf

  • 75
  • 0
  • 约1.2万字
  • 约 8页
  • 2019-04-29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期
  •   |  2014-12-01 颁布
  •   |  2015-05-01 实施

GB 15193.24-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中病理学检查技术要求.pdf

  1. 1、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3. 3、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查看更多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国家 标准 — 犌犅15193.24 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中病理学检查 技术要求 (报批稿) 20141201发布 20150501实施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发 布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犌犅15193.24 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中病理学检查 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中常规病理学检查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中常规病理学检查。 2 目的   通过对病理学检查技术要求的规定,规范检查者的操作、减少检查结果的偏差,使组织病理学检查 结果更为科学、有效,有利于实验室间的比较和科学数据的积累,为食品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提供形态学 评价证据。 3 术语和定义   3.1 大体观察   运用肉眼或辅以放大镜、量尺和天平等工具对大体标本及其病变性状进行观察并记录检查所见的 过程。 3.2 取样   对受试动物剖检时摘取器官组织的全部或切取其代表性部位与病变部位以用做病理学检查的 标本。 3.3 固定   将取样标本浸入固定液中,使组织细胞内的物质尽量接近其活体状态时的形态结构和位置的过程。 3.4 取材   从已固定取样的标本上按照病理检查的目的和要求切取适当大小的组织块的过程。 3.5 脱水   将固定修切后的组织块经过一系列脱水剂浸透置换组织内水分,使包埋介质可以浸透入组织的 过程。 3.6 透明   组织块脱水后,浸入一种既能与脱水剂又能与包埋剂互溶的溶剂中,使包埋剂浸入组织块的过程。 3.7 浸蜡   组织块经透明后,在融化的不同熔点、梯度浓度的石蜡内浸渍的过程。 1      — 犌犅15193.24 2014 3.8 包埋   组织块经过浸透剂浸透,用包埋剂(通常为石蜡)包被的过程。 3.9 切片   包埋后的组织块在切片机上切成薄片,粘附在载玻片上的过程。 3.10 染色   为确定组织或细胞中的正常结构或病变结构,选用相应的显示这些成分的染料,经过一系列特殊处 理,使染料与组织或细胞成分结合,提高标本的可观察性。 4 病理学检查的一般要求   4.1 人员要求   4.1.1 病理工作人员由病理负责人及病理技术人员组成,病理工作人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   严谨的工作态度,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完成本职工作。 4.1.2 病理负责人

文档评论(0)

认证类型官方认证
认证主体北京标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06773390549L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