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书信作文800
篇一:高考作文 书信
题:
语文课堂上,老师在讲到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时,不无感慨地说:“可惜,我们现在已经很难见到家书了,书信这种形式恐怕要消失了。”
学生甲:“没有啊,我上大学的表哥就经常给我写信,我觉得这种交流方式是不可替代的。”
学生乙:“信息技术这么发达,打电话、发短信、写邮件更便捷,谁还用笔写信啊?” 学生丙:“即使不用笔写信,也不能说明书信消失了,只不过是书信的形式变了。” 学生丁:“要是这样说的话,改变的又何止是书信?社会发展了,科学进步了,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
凤凰涅槃
如生命枯荣般,许多事物也如此一般不同时期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传承着时间的沧桑和精神的真谛。
对远亲的思念自亘古便触动着每一个 游子的心,书信便在跨越时空的渴望下诞生,要知道那米黄色的信纸内,曾寄托着戍边将士的浊泪,曾缥缈在张若虚的夜,也曾沾泪乘风飘向远方……
那便已是过去,科技的进步便是对于旧事物的创新,书信也同样换了新的躯壳;是否是马林巴琴的脆响提醒了你新的E-mail,是否是熟悉的电话铃声响起,告诉了你Ta在想你?自然,写信的人少了,选择于键盘之上的人便多了──何以认为 这便是消亡?思念之切何曾改变了她的模样?
如是而已,变的是形式,传承的是情感,从未远去;替代的仅仅是岁月的历久弥新,由此足以见得虽然“亲笔信”的形式已消失,但这不是消亡,而是寒冬后新吐的绿叶,是一种必然是一种进步,同时,心便由此开花,由此涅槃。
无形的思念随书信的以传承,有形的事物也尽为如此。
如同用生命追求真理的哥白尼,也如同自诩太阳的查拉斯图拉,也如同屈原,莎士比亚;如同他们一般肉体早已消逝,但其精神却如其生前般光耀,其生命便在传说中得到世人的传颂,其生命所承载的精神一同获得了永生;即便是愚昧者,即便是无信仰者一同仰视着他的光辉──这不能不说是获得了重生。
在精神被仰视的同时,见证过生命盈却的肉体何尝没有于循环往复之中长存?
是的,作为灵魂承载的肉体自然如此。在这一点上,唯心者和唯物者的观点应是相似的。那就先不论唯心者的观点来对其进行剖析:正如“落红不是无情物,作春泥更护花”一般,旧的事物在新世纪之中所承载的使命莫过于为新事物提供养分,肉体便也是如此,在生命的长河之中,它从未消失,或以单质或以化合物,或以游离而存于世,各种形式仅仅是它的外表,或它早已不是原来的模样,不变的是精神。
正如思想般,事物虽已涅槃,但传承者正是它存在过的见证!抚摸一下盛夏的微风,那可是来自两千年前的祝福?品尝下现在的美好,那可是烈士刻在鲜血中的夙愿?重新打开那尘封的信笺,是否是灰尘迷了你的眼?
如生命般,许多事物也如此一般不同时期以不同形式存在,在消亡中升华,在升华中传承,在传承中涅槃,成为时代的新羽,如是而已。
篇二:给妈妈的一封信800字
谢谢您
亲爱的妈妈:
我正趴在桌上,写一封信感谢你。
苦思冥想,不知该用“谢谢您”开头,还是把“辛苦了”放在最醒目的第一行,表达我的内心波涛汹涌的情感。有人曾说,最真挚的情感是文字驾驭不了的,文字与情感总会有隔阂。此刻,我相信了这句话。
一直在思考这样的问题,真正的亲情是什么呢?是我们手牵手一起行走,然后,我长大了,你变老了,我们相视而笑,还是如龙应台的文字“所谓父女母子情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小时候,我认为我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这二者,固执地认为背道而驰是形容我们最贴切的词语。原谅我的固执吧,其实,最适合我们的,是目送。
请先耐心地听我叙述这些已经风干的故事。
小时候的我,就如同那个“别人家的孩子”,认真学习,听老师话。而你忙于工作,我们见面的时间,少之又少。可是,那时的我不喜欢你,不喜欢你生气的样子,不喜欢你的种种,甚至,那时最讨厌的一首歌是《世上只有妈妈好》。而你为我做的一切,我都抛在脑后,全然不顾。相信当时,你的心情应该除了伤心还是伤心吧,正如我现在一样,除了忏悔还是忏悔。
长大后,偶然看到《目送》,突然,明白了许多。原来,现在的我,包括我的性格,我的内在,都是你给予我的,都是你悄无声息的爱。想想这些年,你给予我最多的,就是独立。十来岁的时候,已经会做很多家务,初一,一个人住校哭的稀里哗啦,最后还是习惯了。 越来越发现,我变得坚强了。是你脆弱了,还是我真的长大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