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极型晶体管直流白底.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双极型晶体管的符号在图的下方给出,发射极的箭头代表发射极电流的实际方向。 从外表上看两个N区,(或两个P区)是对称的,实际上发射区的掺杂浓度大,集电区掺杂浓度低,且集电结面积大。基区要制造得很薄,其厚度应远小于少子扩散长度。 集成电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需要简单而精确的器件模型 E-M 方程的建立,是为了用计算机来模拟BJT 的特性。目前BJT 的模型有两种: E-M 模型和G-P 模型。 E-M模型是最早的将器件物理参数与终端特性相联系的数学模型 模型越精确,建模就越复杂,因而要折中考虑 E-M模型简单而实用,是计算机模拟的基本模型 其简单形式只需3个独立参数 计入串联电阻、势垒电容及厄尔利效应,参数增至9个 进一步发展的G-P(Gummel-Poon)模型,也称积分电荷控制模型,更为精确,但参数达25个,简化后回到E-M模型 E-M模型是一种非线性直流模型,未考虑器件中的电荷存储效应,为与后来的改进模型相区别,记作E-M1 计及非线性电荷存储效应及欧姆电阻等,构成二级复杂程度的E-M2 包括基区宽度调制、大电流下?及正向渡越时间?的变化、集电结电容的分布性及器件参数随温度的变化等二阶效应,构成E-M3(与G-P模型等价) E-M1基于电流-电压方程: I-V方程侧重描述结构参数与I-V关系 E-M模型侧重器件终端特性,适于电路模拟,而将器件参数归纳成为模型参数 从E-M模型理解开路、短路饱和电流及其相互关系,进一步理解p-n结的相互作用 E-M 模型把晶体管看成由一个正向晶体管和一个反向晶体管叠加而成。 晶体管中的两个p-n 结分别用两个二极管来代表 而基区载流子的传输特性则由电流源来代替 1954 年Ebers 和Moll 提出的原始型E-M 方程 适用于BJT 所有的工作区 简单直观,物理概念清晰 BJT 是由两个背靠背的p-n 结构成的 增加结深 浓硼保护 刻槽工艺 分压环 圆角图形 刻槽工艺 4.关于消除结电场集中的措施 增加结深 浓硼保护 分压环 圆角图形 §2.5 晶体管的直流特性曲线介绍 一、共基极直流特性曲线族 二、共发射极直流特性曲线族 三、不正常的输出特性分析 1. 输入特性 2. 输出特性 1. 输入特性 2. 输出特性 一、共基极直流特性曲线族 1. 输入特性 1、共基极输入特性为一正向p-n结(发射结)伏安特性,Ie随Veb按指数规律上升; 2、随│Vcb│增大,曲线变陡,即随集电结反偏增大,势垒展宽,有效基区宽度减小,基区电子浓度梯度增大,扩散加剧,电流Ie增大。 一、共基极直流特性曲线族 2. 输出特性 输出特性曲线可以分为: 饱和区: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 放大区: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截止区: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 击穿区 二、共发射极直流特性曲线族 1. 输入特性 Veb Vce 1、共发射极输入特性亦为一正向p-n结(发射结)伏安特性,Ib随Veb按指数规律上升。 2、受Vce调制,Vce=0时,曲线过原点。 3、Vce0,集电结反偏,此时若Veb=0,集电结漏电流从基极流出,Ib0,曲线不过零点 4、随Vce增加,Wb减小,曲线趋于平坦。 二、共发射极直流特性曲线族 2. 输出特性 输出特性曲线可以分为: 饱和区: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 放大区: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截止区: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 击穿区 IC受VCE显著控制的区域,该区域内VCE的数值较小,一般VCE<0.7 V(硅管)。此时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或反偏电压很小。 IC接近零的区域,相当IB=0的曲线的下方。此时,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 IC平行于VCE轴的区域,曲线基本平行等距。此时,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电压大约0.7 V左右(硅管) 。 三、不正常的输出特性分析 三、不正常的输出特性分析 三、不正常的输出特性分析 §2.6 基极电阻 一、概述 二、梳状结构晶体管的基极电阻 由于基区有—定的电阻率,且基区很薄,在共发射极应用时它又是输入端电阻,因而对晶体管的许多参数和特性都有直接的影响。 晶体管的基极电阻.又称为基极扩展电阻,包括基区的体电阻和基极电极引出线处的接触电阻两部分。 基区电阻主要决定于晶体管的结构尺寸及基区电阻率。 双极晶体管的基极电极都是做在发射极边缘附近,因而基极电流是平行于结平面流动的,即基极电流为横向电流。 二、梳状结构晶体管的基极电阻 二、梳状结构晶体管的基极电阻 Seb Se Sb Le xjc 二、梳状结构晶体管的基极电阻 Seb Se Sb Le xjc Seb Se Sb Le xjc Ib rb1 rb2 rb3 Rcon 二、梳状结构晶体管的基极电阻 1、rb1 0 Se/2 Wb Le 基极电流包

文档评论(0)

135****604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