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友情提供QQ:764723079 * (法国) 法布尔 松树 —— 金龟子 1、有表情地朗读课文,概括松树金龟子的特点。 2、学习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 3、关注自然,细心观察,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自然生物。 (1823~~1915) :法国昆虫学家,作家。他穷毕生之力,混迹于森林山野之间,数十年如一日,用放大镜和笔记本观察研究昆虫,著成200万字的《昆虫记》。他的笔调朴实、清新、并不时语露机锋,提出对生命价值的深度思考,具有很高的文学造诣。他曾获得“昆虫诗人”的美誉,雨果也称赞他为“昆虫世界的荷马”!法国文学界曾以“昆虫世界的维吉尔”为称号,推荐他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松树金龟子的生态习性,特别是它的婚恋和发音原理。 法布尔告诉我们哪些他对松树金龟子的发现? 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讨论并归纳出全文的说明结构。 流苏的作用——高度敏感的感觉器官 折扇的作用——求偶的标志 二、 三、 仪表堂堂 颜色 光泽 流苏(雄) 生活习性:夏至露面,傍晚上树 婚恋生活 唱歌、发音原理、唱歌的原因 死亡与繁衍 法布尔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发现?你能否从课文中找到一些依据? 法布尔之所以会有那么多的发现,是他走出实验室的结果,是他走进田野,深入昆虫生活,进行长期仔细观察、并认真思考的结果。 文中有“我抓住机会跟踪它们,观察它们”“要想观察清楚它们”等语句,文中还写用食指浸湿按在玻璃板上来回摩擦发声的方法研究金龟子发音原理,等等,都是佐证。 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虽然属于说明文,却又不同于一般的说明文。仔细阅读,试找出这篇文章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分小组讨论后交流) 这是本文的最大特点。人们曾称法布尔是“昆虫观察家”,这片课文可以看作是一篇科学观察报告,作者在观察,同时也带领读者在观察,在细致的观察。他介绍的情况和结论都来自观察。对观察的结果,作者以科学的态度进行介绍。可以确定的,用肯定的语言,对推测得到的,用不确定的语言.对没弄清的,也明白的告诉人们,如对昆虫为什么叫的问题,作者明确的说:“还没有搞清楚。” 一、从观察入手,进行科学的说明 这是本文的最大特点。人们曾称法布尔是“昆虫观察家”,这片课文可以看作是一篇科学观察报告,作者在观察,同时也带领读者在观察,在细致的观察。他介绍的情况和结论都来自观察。对观察的结果,作者以科学的态度进行介绍。可以确定的,用肯定的语言,对推测得到的,用不确定的语言.对没弄清的,也明白的告诉人们,如对昆虫为什么叫的问题,作者明确的说:“还没有搞清楚。” 一、从观察入手,进行科学的说明 语言的准确性与说明事物的准确性融为一体。为了科学的说明松树金龟子的生态,捉者准确的选用了动词。如“大多数金龟子嘴里啃着松针,后爪钩着树枝,露出很满足的样子。有的甚至咬着松针在那里打瞌睡。直到黄昏再次降临,它们才重新在空中飞舞。”加点的词用得多么准确。再如“点缀着一些白色斑点”,“至少也跟雄虫一样需要有高度灵敏的感觉器官”,“慢慢地老死”等,加点的这些词语起着修饰,限制作用,如果把它们删去,就会影响说明的准确性。 三、语言的准确性与说明事物的准确性融为一体 一、从观察入手,进行科学的说明。 ——法布尔是 “昆虫观察家 ” 二、生动形象的语言。 ——《昆虫记》是“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 三、语言的准确性与说明事物的准确性融为一体。 ——准确选用动词,注意修饰限制词语 作者在文章最后劝我们“别去打扰它吧!”假如你是农村技术员,一果园中出现大量金龟子,严重危害果树,遇此情况你会怎么做? 吸引金龟子 林清玄 吃哈密瓜的时候,我对孩子提起童年时代如何抓金龟子的事。 我们把吃剩的果皮拿到树林或稻田,或甚至放在庭院的角落,到黄昏的时刻,就会有许多不知从何处赶来,闪着绿光、黄光和蓝光的金龟子,它们密密麻麻紧紧吸在果皮上,我们常常一口气就抓到几十只金龟子。 然后,我们在金龟子的身上画了记号,带到更远的地方去放飞,看着闪着光芒的金龟子在空中逸去。 第二天,往往会发现一些昨日做了记号的金龟子飞回来,停在果皮上。“我童年的时候就很疑惑,金龟子是如何在遥远广大的田园辨味,穿过树林而飞回的呢?”我对孩子说。 孩子眼睛一亮,说:“爸爸,我们为什么不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