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螺杆钻具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转子与定子相互啮合,用两者的导程差而形成螺旋密封腔,以完成能量转换。由于万向轴约束了转子的轴向运动,所以高压液体在流过马达副时,不平衡的水压力驱动转子作平面行星运动,转子的自转转速和力矩经万向轴传递给传动轴和钻头。定子衬里一般采用丁腈橡胶,具有一定的耐温性能和抗油性能,在水基钻井液和水包油中使用良好。但在深井或地温梯度高的水平井使用时,必须考虑橡胶的耐温性能。 2.2、马达总成 2、螺杆钻具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由两个元件组成:壳体和万向轴。壳体通过上、下锥螺纹分别和马达定子壳体下端及传动轴壳体上端相连接。直螺杆钻具的万向轴壳体无结构弯角,而弯螺杆钻具的万向轴壳体则是一个带有结构弯角的弯壳体。上端和转子相连,下端与传动轴上端的导水帽相连。其作用是将马达的行星运动转变为传动轴的定轴转动,将马达产生的扭矩及转速传递给传动轴至钻头。 2.3、万向轴总成 2、螺杆钻具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由壳体、传动轴、上部推力轴承、下部推力轴承、径向扶正轴承及其他辅助零件总装组成。上下推力轴承分别用来承受钻具在各种工况下产生的轴向力。径向扶正轴承则用于对传动轴进行扶正,保证其正常工作位置。 流经万向轴超额分配的钻井液从导水帽进入传动轴的中间流道,同时也有一小部分流经轴承组进行润滑和冷却,然后从传动轴超额分配下部排向环空。 2.4、传动轴总成 4、套 铣 工 艺 4.1 套铣前应做的工作 做好套铣前准备工作: C、下井前要测量套铣管外径、内径和长度,并做好记录。 D、套铣管管体及螺纹应严格检查、探伤。 铣鞋、转换接头及其附助工具应严格检查,并做好记录。 E、井漏时,应堵住漏层再进行套铣作业。 5、套铣施工案例分析 事故简介:该井于2008年压裂时, 发生砂堵现象,现场采用了正反洗井的方式,均未能打通 。后采取油管内下电热杆冲砂解堵,大力上提、悬吊解卡无果。 井下管柱结构:N80∮73mm油管201根+∮73mm油管短节一根0.53m+变扣接头一只+Y531-114压裂封隔器(封隔器卡点:1931.51m)。 油井基本数据:井斜500/1824.55m, 灰面2010.99m。 5.1 杨10-2井 5、套铣施工案例分析 施工简况:该井先后采用了爆炸切割技术、套铣倒扣打捞、震击解卡,顺利捞出了井下全部落鱼。 5.1 杨10-2井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该井在套冲后套铣筒放不到套铣的最大深度。这主要是由于该井井斜大,套冲时采用的是正冲的方式,液体的携带能力不足以将砂子带出至地面,在套管壁上形成砂床所致。因此,在后来的施工中,吸取教训,当正冲到底后,采用不停地活动管柱,破坏砂床的形成,防止卡钻,当砂子冲出地面后,改正冲为反冲,彻底地将砂子冲出。 5、套铣施工案例分析 事故简介:2009年12月4-5日捞桥塞遇卡,反复活动无效,最大负荷620kN;上提负荷至400kN正转管柱115圈后负荷降至320kN,起出管柱发现桥塞捞矛从根部断开。 5.2 永X22-1井 油井数据:最大井斜:410/2625m;人工井底:3723.1m。 井下情况描述:井筒内无管柱,桥塞位置:3646.23m。 5、套铣施工案例分析 施工简况 :该井先后经过了6次套铣,两次母锥打捞,捞出了桥塞残体,恢复了油井的正常生产。 5.2 永X22-1井 施工参数:钻压10~20KN,转速70~90r/min,泵压8~12MPa,排量450L/min。 施工管柱结构:Φ118mm套铣筒1.53m(内径95mm,接头0.18m,有效齿0.04m)+Φ73mm正扣钻杆短节0.91m+Φ115mm收集器+正扣钻杆至井口) 5、套铣施工案例分析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A、该井在套铣过程中收集器以下部分管柱落井,根据次日打捞结果来看,造成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为收集器加工质量问题。由于井较深、井斜大,当收集器落井后,管柱质量较轻,地面指重表没有显示,工作人员无法从悬重或钻压上判断出来,误以为没有进尺的原因是钻压被摩阻所抵消,因此反复划眼、加压、提转速,结果造成底部钻铤丝扣损坏。 5.2 永X22-1井 5、套铣施工案例分析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B、该井下Φ118mm环形磨鞋1.50m自3646.55 m磨铣至3646.93m后,2小时无进尺,在3645m-3646.93m反复划眼,拟清除井底碎屑,调整磨铣参数。于是,启动转盘,下放管柱,当工具接触鱼顶时,听到自井底传出异常响声,发动机声音有增大的趋势,停钻后,反扭矩增大,起钻,管柱被卡。从施工过程及处理结果来看,本次卡钻主要是因为井底碎铁块多,当碎块被水流冲起后,卡在套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