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手部康复机的设计
康复机器人毕业论文
PAGE \* MERGEFORMAT 34
PAGE \* MERGEFORMAT 35
康复机器人毕业论文
引 言
康复机器人作为医疗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研究贯穿了康复医学、生物力学、机械学、机械力学、电子学、材料学、计算机科学以及机器人学等诸多领域,已经成为了国际机器人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随着传统机械学、传感技术、生物医学、智能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及其他新兴技术的迅速发展,给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医用机器人技术带来了高速发展的契机,促进了医用领域的设备自动化和机器人化。医用机器人结合了多个学科最新研究和发展的成果,应用于医学诊疗,康复等相关的医学领域,其中,康复机器人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如各种假肢、矫形器及用于恢复四肢功能性障碍的康复辅助医疗设备。康复机器人可细分为辅助型和治疗型两种,辅助型康复机器人主要用来帮助老年人和残疾人更好的适应日常生活和工作,部分补偿了他们弱化的机体功能。目前,很多国家已经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再过50年,全世界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将翻一番;另外,疾病、灾难等也造成了大量的残疾人,他们需要大量的看护服务。康复机器人不但可以照料他们的日常生活,还能帮他们找回自立、自尊的感觉,重新融入社会当中去。目前,康复机器人已经广泛地应用到康复护理、假肢和康复治疗等方面,这不仅促进了康复医学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领域的新技术和新理论的发展。
康复机器人是工业机器人和医用机器人的结合。20 世纪80 年代是康复机器人研究的起步阶段,美国、英国和加拿大在康复机器人方面的研究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1990 年以前全球的56 个研究中心分布在5 个工业区内:北美、英联邦、加拿大、欧洲大陆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及日本。1990年以后康复机器人的研究进入到全面发展时期。目前,康复机器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康复机械手、医院机器人系统、智能轮椅、假肢和康复治疗机器人等几个方面。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康复设备的研究定会更加深入,得到的关注也会越来越多。
Handy1康复机器人是目前世界上最成功的一种低价的康复机器人系统,现在有100多名严重残疾的人经常在使用它。在许多发达国家都有人采用了这种机器人。Handy1的简单性以及多功能性提高了它对所有残疾人群体以及护理人员的吸引。该系统为有特殊要求的人们提供了较大的自主性,使他们增加了融入到正常环境中的机会
1 上肢康复机的简介
1.1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随着机器人技术和康复医学的发展,在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医疗康复机器人的市场占有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美国数以百万计的有神经科疾病病史和受过意外伤害的患者需要精心康复治疗,仅以中风为例,每年大约有600000中风幸存者,其中的200000病人在中风后存在长期的运动障碍。我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正在步入老龄化,在老龄人群中有大量的脑血管疾病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这类患者对数伴有偏瘫症状。我国又是中风病的高发地区之一,中风患病率在每10万人口中约550例,以总人口12亿计算,则中风病人约有660万,在幸存者中约70%-80%的病人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1-2]。此外,随着社会及城市建设的发展,交通事故、斗殴及建筑工地事故等导致的脑外伤日趋增多,成为肢体瘫痪的另一常见原因。文献报道,车祸致颅脑 外伤占同期各种颅脑外伤人数的43.4%,车祸伤较突然,患者常缺乏设备,容易加重颅脑外伤。
对于中风和脑外伤患者,尽早介入康复训练不仅能够维持关节活动度,防止关节挛缩,而且能够明显提高患者活动功能的最终康复程度。传统的康复治疗中,治疗师手把手地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康复训练,使得训练效率和训练强度难以保证,训练效果受治疗师水平影响,而且缺乏评价训练参数和康复效果关系的客观数据,难以对训练参数进行优化以获得最佳治疗方案。
为提高康复训练效率,减轻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本课题将机器人技术应用于患者的手部运动功能康复,研制一种柔顺舒适、可穿戴的手功能康复机器人,辅助患者完成手部运动功能的重复训练,其轻便经济、穿卸方便,尤其适于家庭使用,既可为患者提高有效的康复训练,又不增加临床医疗人员的负担和卫生保健成本。我们一般见到的上肢康复机都是针对于肩部、肘部的,而这里本课题研究的上肢康复机是针对于手部的,更具有针对性,也必将有得到患者的称赞。
1.2研究现状
康复器械的最终目标是恢复人体肌体组织的运动机能,实现肌体组织的自然化动作。第一次尝试将为残疾人服务的机器人系统产品化是在20世纪的60年代到70年代,但实践证明这些尝试都失败了,主要原因在于单价太高而导致康复机器人产品化失败。20世纪80年代是康复机器人研究的起步阶段,美国、英国和加拿大在康复机器人方面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3]。1990年以前全球的56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