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0课《狼》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VIP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0课《狼》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0课《狼》导学案 新人教版

狼 【学习目标】 1.掌握重要实词、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积累文言词汇。 2.把握刻画的形象,让学生意识到看待事物应该全面。 3.认识狼的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象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学习重难重点】 1. 掌握生字生词,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意思。 2. 能举例说明通过动作、神态刻画形象的特点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依据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勾画并思考本节重点内容,完成预习案,联系生活实际,尝试探究案问题,组长搞好督促与检查,确保每位同学能认真、高质量预习。 2、AB层完成导学案上所有问题,C层掌握基础知识,并完成除探究案6题之外的题目。 3、将预习时有疑问或不能解决的用红色笔标记,并总结到“我的疑惑”中,以备上课交流。 【知识链接】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别号柳泉,山东淄川(今淄博市)人。他出生在一个书香家庭,从小热衷功名,并在19岁时接连考取县、府、道的第一名,名震一时。后来却屡试不第,直到71岁才援例成为贡生。蒲松龄一生热衷科举,却不得志,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体会。《聊斋志异》代表了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此书是“专集之最有名者”;郭沫若先生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三、文体简介 “聊斋”是蒲松龄书斋的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全书有短篇小说491篇,故事来源广泛,有作者的见闻,有借鉴过去的题材,有采于民间的传说,有作者的想象虚构。作者将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会化,充分表达了其爱憎感情和美好理想。《聊斋志异》代表了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此书是“专集之最有名者”;郭沫若先生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预 习 案 1.正确停顿并给加点的字注音: 缀行( ) 屠大窘( ) 苫蔽成丘( ) 弛担持刀( ) 眈眈相向( ) 目似瞑( ) 隧入( ) 尻尾( ) 狼亦黠矣( ) 疏通文意并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缀行甚远(紧跟)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旧,原来) 屠乃奔倚其下(跑过去倚靠)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一会儿)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企图,打算)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多少) 顾野有麦场:向旁边看 屠奔倚其下,弛担持刀:放下 一狼洞其中:打洞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睡觉 (2)一词多义。 意:意暇甚(神情)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企图,打算) 止:止有剩骨(只,仅) 一狼得骨止(停止) 敌:恐前后受其敌(攻击) 盖以诱敌(敌人,对方) 前:狼不敢前(上前,动词) 其一犬坐于前(前面,名词) 我的疑惑; 探 究 案 本文叙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朗读课文,说说其间屠户与狼斗智斗勇经历了哪 几次交锋? 叙述了屠夫和狼搏斗的故事。 课文中间的三段写了这三次交锋。第一次:屠夫惧怕并且投以骨,不管用,狼仍跟随;第二次屠夫背倚麦秸垛,弛担持刀,与两狼对峙;第三次,屠夫奋起,杀死二狼。 2.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狼的哪些特性? 全文表现了狼的凶恶、贪婪、狡猾的特点。 (1)“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两狼之并驱如故”。表现了狼的贪婪和凶残。 (2)“一狼径去”,看似无意攻击,实则声东击西。企图前后夹击,置屠户于死地。“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看似安闲无事,实则暗施毒计,表现出其狡诈本性。 3.请结合屠夫杀前狼与后狼各自的经过,从中可以看出屠夫的什么性格特点? 杀前狼: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勇敢且果断) 杀后狼: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勇敢机智且细心) 4.作者是如何刻画机智勇敢的屠户这一形象的? 作者塑造了一个机智勇敢的屠户形象,但他的主要性格特点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屠户在看到有两只狼盯住了自己,且跟从了好长一段路时,内心充满了惊慌与恐惧;他不愿意惹是生非,于是,“投以骨”“复投之”,一再妥协退让,企图以此消灾。但狼步步紧逼。屠户在“骨已尽”而两狼“并驱如故”的情况下感到十分窘迫。此时,屠户对狼的本性有了新的认识,对狼不抱有任何幻想了,于是选好有利地势,“弛担持刀”,决心拿起武器同狼搏斗。最后,他抓准时机,主动出击,消灭了狼。从妥协退让到被迫御狼,再到主动出击,屠户的勇敢性格逐渐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