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写给想从事金融同学的一些话.docVIP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國夜未眠 ──明清時期的元宵、夜禁與狂歡 陳熙遠 摘要: 雖然只是常年歲時調節生活節奏的一個節令,元宵節和其它單日節令有著關鍵性的差異:從三至十餘日不等的連續節慶,既為迎春活動帶來高潮,也為從舊曆到新年的過渡儀式劃下句點。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強烈社會的性格:城裡的燈市與鄉間的廟會,成為元宵節裡群眾自由交際互動的主要場景,人人倘佯在元宵節的錦繡排場上,既是觀眾,也是演員。 從統治階層的立場而言,普天同慶元宵,正是「與臣民共樂太平」的寫照。朝廷藉著非常節慶中的燈飾與煙火,正可向天下邦國展示日常生活裡物阜民豐的承平歲華。但是隨著夜禁的開放,統治階層所必須擔慮的不僅是治安上的風險,更重要的是,百姓在「不夜城」裡以「點燈」為名或在「觀燈」之餘,逾越各種「禮典」與「法度」,並顛覆日常生活所預設規律的、慣性的時空秩序──從日夜之差、城鄉之隔、男女之防到貴賤之別。事實上對禮教規範與法律秩序的挑釁與嘲弄,正是元宵民俗各類活動遊戲規則的主軸,流行各地的民間「偷青」習俗,儘管只是儀式性的竊取,但取得吉兆的唯一法門卻是悖禮的行為與違法的手段。而在明清時期發展成型的「走百病」論述,婦女因而得以進城入鄉,上廟逛街,甚至過訪文廟、入官署,從而突破時間的、空間的、以及性別的界域,成為元宵狂歡慶典中最耀眼的主角。 關鍵詞:元宵、夜禁、狂歡、禮典、法度、偷青、男扮女妝、走百病。 一、州官放火?百姓點燈 南宋著名詩人陸游(1125-1210)在《老學庵筆記》裡提到一個膾炙人口的故事:有位郡守田登「自諱其名」,多位屬下因言詞不慎冒犯其名諱,甚至遭到笞杖之刑。由於「燈」、「登」兩字諧音,因此舉州之人只好隱諱地指「燈」為「火」。到上元燈節時,田登依例慶祝,准允百姓進入州治遊觀,小心翼翼的書吏便寫了榜文公告於市:「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宋?陸游,《老學庵筆記》,《陸放翁全集》(北京:中國書店,1986),5:30。榜文裡「放火」一詞當然是藉指「點燈」,不過僅就字面上言,「放火」也可意指違法的行為。這個「只許州官放火,不准百姓點燈」的典故流傳至今,便常被藉以批評上位者以雙重標準寬容本身越軌違制之舉 宋?陸游,《老學庵筆記》,《陸放翁全集》(北京:中國書店,1986),5:30。 這個州官放火典故的背景,正是在「一年明月打頭圓」元宵佳節。 這是宋代江西詩人李彭〈都城元夜〉裡的名句:「斜陽盡處蕩輕烟,輦路東西入管絃。五夜好春隨步暖,一年明月打頭圎。香塵掠粉翻羅帶,密炬籠綃鬬玉鈿。人影漸稀花露冷,蹋歌吹度曉雲邊。」見李彭,《日涉園集》10:20,《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122(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頁711。元宵節是中國農曆新年第一個月圓之夜,它既是迎春活動的高潮,也可說是「新年之結局。」 清?徐珂,《清稗類鈔?時令類?孝欽后宮中之歲暮新年》(北京:中華書局,1996),頁16。一般以為元宵節的起源乃漢武帝於正月祠祀「太一」之神,然而充其量這不過是漢代皇室在正月時舉行的一項祭祀活動。 司馬遷《史記?樂書》提及「漢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時夜祠,到明而終。常有流星經於祠壇上,使僮男僮女七十人俱歌。」見《新校本史記三家注》(台北:鼎文書局,1975-1981)頁1178。《漢書?郊祀志》言「神君最貴者為太一。」見《新校本漢書》(台北:鼎文書局,1975-1981)頁1220。或以為「太一」即指北辰。關於古代「太一」神,以及新出土郭店楚簡中〈太一生水〉的相關解釋,可參見陳鼓應編,《道教文化研究》第17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郭店楚簡」專號收錄諸文。晉代傅玄(217-278)〈庭燎詩〉有云:「元正始朝享,萬國執珪璋。枝燈若火樹,庭燎繼天光。」 引自唐?歐陽詢,《藝文類聚》80:22,《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888,頁640。可見當時國都在元旦的朝貢慶典裡,已有以燈火徹夜照明的安排。 參見涂元濟、涂石,〈燈節的起源與發展〉,《民間文學論壇》第十二期(北京:民間文學論壇雜志社,1985)頁92-96。關於古代藉火逐鬼祈禳的新年儺戲,可參考 Derk Bodde, Festivals in Classical China: New Year and other Annual Observances during the Han Dynasty, 206 B.C.-A.D. 220,pp. 49-138。 最晚到隋文帝時代(581-605在位),京城與各州已普遍有於正月望日「燎炬照地」的作法,並在夜裡進行各種慶祝活動。儘管當時以勤儉治國著稱的隋文帝曾接受柳彧的建議,一度下達禁令, 《新校本隋書》(台北:鼎文書局,1975-1981),62:1483-1484。不過其子煬帝繼 這是宋代江西詩人李彭〈都城元夜〉裡的名句:「斜陽盡處蕩輕烟,輦路東西入管絃。五夜

文档评论(0)

181****2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