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专栏国企高的.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HYPERLINK HYPERLINK ECONOMIC DAILY E-mail: aic@ 订购热线: 010010服务热线: 010 (北京) 021 (上海) 0755 (深圳) 028 (成都) 分析专栏:国企高管的 市场化定价短期内难以实现 TOC \o 1-3 \u 1-5月份工业利润增速下调初显紧缩结果 PAGEREF _Toc202539686 \h 3 中国显著收紧签证让外国人不适应 PAGEREF _Toc202539687 \h 3 减税呼吁恐又化为泡影 PAGEREF _Toc202539688 \h 3 从中央领导生气看打破政策咨询的“官方垄断” PAGEREF _Toc202539689 \h 4 政府须支持农业企业“走出去”应对大豆困局 PAGEREF _Toc202539690 \h 4 国务院批示可能驱动“琼海跨海通道”加速立项 PAGEREF _Toc202539691 \h 4 地方政府响应群众要求的压力将迅速增大 PAGEREF _Toc202539692 \h 5 “华南虎照”风波的背后是政府诚信问题 PAGEREF _Toc202539693 \h 5 财政部可能排查企业利用新会计准则的造假问题 PAGEREF _Toc202539694 \h 6 600万就能困死一个开发商 PAGEREF _Toc202539695 \h 6 国内增加值比例越高的出口行业,成本压力越大 PAGEREF _Toc202539696 \h 6 国际油价持续创纪录让决策者们惊讶 PAGEREF _Toc202539697 \h 7 上海迪斯尼最早于2012年开张 PAGEREF _Toc202539698 \h 7 楼市紧缩政策下中央与地方的博弈仍在持续 PAGEREF _Toc202539699 \h 7 “史上最短”土地拍卖会见证房地产业三九寒冬 PAGEREF _Toc202539700 \h 8 退税抵消了高油价对美民众购买力的伤害 PAGEREF _Toc202539701 \h 8 日本要把稻田变油田 PAGEREF _Toc202539702 \h 9 〖分析专栏〗 【国企高管的市场化定价短期内难以实现】 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分组审议企业国有资产法案时,国企薪酬标准差距过大再度成为一个焦点问题。有人大常委批评,部分国企高管与普通员工之间薪酬相差高达数百倍,不同国企职工的待遇差异也很大,在一些垄断行业薪酬、奖金、福利待遇都很高,有的公司仅公积金一个月就达几千元,但有的国企职工可能没有任何职业福利,这种状况很不正常。尤其是对于国企高管的股权激励制度,存在很大的争议。 现行大中型国企的薪酬制度是在2002年制定的,当时确定的负责人薪酬与职工平均工资的比例是12倍。但在实际执行中,这一规定并未严格执行,而且差距还在拉大。在调研过程中,安邦分析师从一位央企高管处得知,薪酬差距限制根本无法执行,在他所在的公司,老总一年最多能拿到500万元,普通员工一年大约拿2万多元——差距达到200多倍! 国企薪酬体系问题实际上可以归结为两个问题:一是如何为国企高管来定价?二是如何平衡国企薪酬体系中的效率与公平问题? 对国企管理层是否应该实行市场化激励,存在两类观点。支持者认为,应该承认国企高管的企业家价值,应该对他们进行市场化定价,以激励机制来保证管理层关注国企的中长期利益。而反对者认为,国企并非完全按市场化经营,尤其是垄断国企的经营业绩,与国企高管的经营能力相关性并不大;此外,国企高管仍由行政配置,并非市场化选拔,如果由一纸“红头文件”就能获得很高的收入,这将引发社会质疑。国家发改委曾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国有垄断行业与一般行业的收入差距,与它们之间的经济效益、劳动强度及劳动复杂程度的差距关联性较低,与其垄断程度高低,以及对国有资产处置权力大小成正比。 在我们看来,国企的薪酬体系问题具有中国特色,不能完全按照市场化的框架来分析。国企的产权属于国家,在理论上属于全体老百姓,中央和地方国资委、财政部则作为“出资人代表”的角色来管理国企,而国企管理层则是“受命”来经营国企的经营层。但复杂的是,由于“国家”这个股东的虚置、过去长期的计划经济特色,以及国企高管所具有的官员与企业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其薪酬激励制度难以完全按市场化的职业经理人方式进行。 在这种背景下,国企的薪酬体系问题实际上变成了一小部分国企高管如何从虚置的大股东手中去分享利益的问题。在股权激励制度的试点中,这一问题就表现得十分明显——既然老板虚置,强势的国企管理层主导了股权激励制度,变成了

文档评论(0)

181****2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