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乘青春的快车之七-谁为苍凉歌唱.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风雨西夏,党项悲歌。  我决定为这次西夏之行写点什么。  第一次遭遇西夏王陵是在参观宁夏国防教育基地返回酒店的途中。  导游说明天我们将参观被誉为东方金字塔的西夏王陵。  喏,那就是!顺着导游手指的方向,我首先看到是一轮特别圆特别大特别白的月亮,浮在贺兰山缺。  然后我看到几座高大的锥型土堆,孤绝,冷漠,直指长空。  心里兀地升起一种莫名的悲凉。  身旁有人也在看哎,快看,那是山还是云?山在云里,云在山间。  我若有所思地回答。  其实关于西夏,我所知甚少,只知它始建公元1038年,开国皇帝元昊经历了六盘山一役,奠定了建国的根基,与宋、辽金形成三足鼎立。  后被元所灭,历十主。  此刻,西夏王陵,你穿越时光的隧道,与我们相见,与今天相约,是悲是喜!也许悲在心里,我们根本看不穿;喜在脸上,我们依然看不见。  第二天下午我们去西夏王陵参观。  汽车载着我们来到了贺兰山下一片奇绝的荒漠草原,随着陵区的渐进,景色才鲜活起来,有了树木,房子和人家。  我们首先参观的是座落在陵区东侧的西夏博物馆。  它是我国第一座以西夏皇家陵园为背景、真实形象地展示西夏王国兴衰历史的博物馆。  馆内精选了最具代表性的西夏文物、专著、论文、杂志文章等。  那些雕龙石柱、石马、琉璃鸱吻、西夏碑文、石雕人像座、佛经、佛画、铁甲衣、西夏瓷器、官印、宏佛塔和西夏壁画,栩栩如生的向我们展现了西夏石窟艺术的精华,让人们在领略西夏王国往日的辉煌和灿烂的同时,勾起游人的无尽的遐思和淡淡的伤感。  从博物馆出来,我们走进了西夏王国历史模拟展厅,在那里我见到了许多熟悉的名字,其中让人怦然心动的就是成吉思汗和元昊。  一生马上纵横驰骋,开疆辟土威名远播的成吉思汗几次与西夏兵戎相交,却连连失利,最后病死征途,于是西夏成了蒙古人心头永远的痛与恨。  可以想象,当时的党项族人是如何的凶悍威猛,当时的西夏王国是多么的富足强盛!这一切也造就了西夏的毁灭,伴随蒙古人钻心的仇恨,在极度享乐、极度骄横和刚愎自用的同时,西夏走入了致命的毁灭。  从长长的展厅出来,外头是刺目的骄阳,残留在屋子里的感慨和惆怅顿时被日头逼退到阴暗的角落,沿着排排青翠的树木,我们前往陵区。  十数人一路同行,太阳下彼此拉长的影子有意无意的靠近,又若即若离的分开。  一条直直的大道,两旁无名的花草,寂静地与土堆相依。  渐渐地近了,空旷的土地上,九座西夏帝王陵园和二百多座王公贵戚的陪葬墓一览无余。  据导游说西夏王陵共有9座帝王陵,分布在方圆40平方公里的丘垄沙原上。  在它们的周围,还有100多座官僚勋戚的陵墓,每一座都是一套完整的建筑体系,坐北朝南,呈纵向长方形。  这100多座陵墓数百个  高耸突兀的陵塔,在远出险峻陡峭的贺兰山屏障的映衬下,呈现出至尊、浩大、威严的帝王之风。  我们所在的位置是王陵的一号陵墓,据传是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的。  它由角楼碑亭、外内城和陵塔等组成。  其中高十余米,呈八角锥形的陵塔最引人注目。  据专家考证,它是一座密檐式实心塔,外部砌砖,镶彩色琉璃瓦。  据说西夏在建这座陵园的时候,曾派使节往宋学习建筑、雕刻等,于是,这座陵塔结合了党项民族和宋代的建筑风格。  陵塔远眺似古埃及的金字塔,这种陵塔在中国古代陵塔建筑中,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  不过随着岁月的流逝,在风吹日晒下,陵塔的外部装饰已剥蚀无存,只剩下突耸的墙体,孤傲地挺立着,冷眼看世事变迁。  是的,挺立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样的几个大土堆,像大地呈给蓝天的巨大的包子,又像仓吉造字时留下的感叹的标点。  它的背后是连绵起伏的群山,前面是一坦平洋的沙原,周遭芳草如茵,树木葱茏。  若不是这巨大土堆背后凝重恢弘的历史和灿烂神秘的文化,我们何以对它膜拜万分?我站在一号陵的面前,感觉脚底干枯的泥土在呼吸,在替里面的灵魂呼吸,我骇然,一时几乎不敢迈步!伫立在一号陵的面前,感觉头上的风在歌唱,在诉说那些神秘鬼魅的西夏文字和符号的情愫,我骇然,一时几乎忘了身在何处!西夏王,你是想叫我们留下来聆听你那神圣悲壮的故事吗?是想让我们触摸那神秘幽深的传奇吗?原来是你,一直是你,在为苍凉歌唱!……又是一个太阳炙烤大地的下午,还是在一个博物馆前的台阶上——蒙古博物馆的台阶上,几个人席地而坐。  同行的大哥问我能说出十个在边塞活动的古少数民族吗?有影响的?我思忖片刻东胡、匈奴、鲜卑、突厥、回纥、契丹、女真、蒙古、吐蕃、党项——他们现在都到哪去了?历史里去了!我知道,西夏王,只有你,只有你还在贺兰山下坚持为苍凉歌唱……

文档评论(0)

189****250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