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研究西北地区及甘肃的历史地理、经济资源、文化艺术、民族宗教、学者著述、社会动态等方面的问题,综合及专题的书目和索引是必不可少的检索工具。 甘肃省图书馆作为一所具有近七十年馆龄的老馆,她在揭示馆藏地方文献资料,便利读者的工作上,付出了相当大的精力,编制了几十种有关地方文献的书目索引。 这些书目索引运用文献工作的动态规律,揭示了文献继承和发展的关系,系统地提供了专题和科学的文献线索,给研究西北地区和甘肃地方的工作者带来极大的方便。 笔者亦曾借助这些检索工具解决了不少问题,对此深有所感,其中一部《甘肃地方文献书目》尤具特色。 该书虽系油印初稿本,但已成为读者研究甘肃地方问题的必要的工具书、本文是从一个读者的角度试就这个《书目》的特点和体系结构做一简要评述。 一甘肃地处祖国西北,得名始于元代,建省则在清初。 史前期就有新石器时代文化。 周代发展了农业,创造出种种农具,汉时开辟河西走廊,成为通往中亚和欧洲的交通要道,在历史上对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有过重大的贡献。 在甘肃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除金、银、铜、铁、镍、铬、锰、锑、汞等外,还有云母、石棉、滑石、硫磺、芒硝、金钢石、大理石等矿产。 尤其是石油和煤的蕴藏在全国更是闻名。 甘肃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在黄河、洮河、渭河流域发现了各种彩陶、石刻和古器物。 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武威天梯山石窟等处,均保存了许多珍贵史料和精美的艺术创作,在中国文化史上放射着辉煌灿烂的光华。 自汉代起,甘肃的学者就云起蝉联,其中有史学、经学、文学、哲学、金石、方志、艺术诸家。 他们的著述内容是非常广泛的。 而且在科学上如天文学、地理学、医药学等方面也有相当的成就。 在两千多年内这些学者经过艰辛的钻研和努力,即使在是烽火连天、流离颠沛的岁月里,也未曾磨灭他们著述的意志。 然而,由于历代统治者对文化的破坏,加之甘肃受交通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以致散失和湮没了很多著述。 仅就现在汇集搜罗的这一部分,已可见各种著述的宏富和成就的卓越,也可由此管窥甘肃文化发达和学者著述的概貌。 因此,研究甘肃地方的历史情况,首先要全面系统地了解关于甘肃历史的书籍文献资料。 而编制出一部详尽的具有学术价值的文献书目,对科学研究工作者来说则是功德无量的。 《甘肃地方文献书目》是一部综合性的文献书目。 它包括了史、地、理、化、农、林、牧、水、气象、矿产、艺文、交通、财税……等多种文献。 这些文献有近代、现代的,也有当代的。 仅就本《书目》的地方军事这个子目上看从清道光的《甘肃供支银两结册》到民国初年的《甘肃省民国三年起十四年止军费预算书》,从1942年甘肃省政府编的《甘肃兵役概况》到1959年甘肃省兵役局编的《甘肃省一九五八年民兵训练工作会议材料汇集》,其中收集了跨越136年间的文献,虽则只有49种,但通过这些文献的本身价值,亦可窥甘肃地方军事之一斑。 《书目》对甘肃省区的地方文献罗致详尽,可谓收录无遗。 其中既有原始资料,也有辑录、辑注。 如在史料一项中,仅收入张维陇事摭录就多达三十余种。 举凡解放前后有关书目、索引、期刊、论文、剪报资料、学术著作及各种专书均在收编之列。 资料版本除普通铅印本、刊本外,大部分为抄本、稿本、油印本、影印本、石印本,更有丰富难得的原稿本、写本、拓本和彩绘、墨绘等。 《书目》编者在揭示馆藏文献上不遗余力。 近代、现代的文献是构成这一《书目》很大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抄本占三分之二左右。 就当代文献而言,反映建国三十年来的地方资料亦均有收录,也是洋洋大观。 甚至《书目》中还收录了甘肃地区几个城市历年所刊行的市内电话号码簿。 仅通过兰州市电信局1960、1963、1966、1975、1977年出版的五本电话号簿的对比,可以看出1960——1977这17年中兰州市政的改变,诸项事业的发展,各种机构的增设。 它们真切地反映出短短十来年,兰州市做为一个省会的社会变化。 另外,《书目》中的酒泉揽胜,系1962年2月17日及4月7日光明日报的资料剪贴,甘肃风光和祖国的甘肃分别为1962年、1964年的台历剪辑本,此亦表明编者对资料孜孜以求的精神。 《书目》对文献的收录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就文献本身而言,而通过文献又体现了《书目》的重点所在。 如《甘肃各县舆地分图》、《甘肃地理沿革图表》、《甘肃省统计年鉴》、《甘肃历代地震记》、《甘肃历代自然灾害录》、《甘肃辛亥后四十年政兵民三变史料》、《陆洪涛督甘史料》、《国民党反动时期的甘肃》、《甘肃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专刊》、《解放前四十年甘肃政治概述》等这十种文献书目,就大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甘肃的历史地理。 又如《甘肃经济建设纪要》、《甘肃之水利建设》、《甘肃之工业》、《甘肃地形与地质概略》、《甘肃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