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物活性炭—砂滤处理微污染原水研究
1 试验流程及原水水质
1.1 试验流程
采用混凝→沉淀→生物活性炭—砂滤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试验装置如图1。
该工艺的特点是取消了预氯化或其他预氧化过程(如臭氧氧化),利用生物活性炭提供的巨大比表面积和吸附性能,为微生物氧化降解水中的有机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并能部分去除水中卤代烃类消毒副产物(DBPs)。
1.2 原水水质?
过滤的原水采用两种水配制而成,其一为武汉大学校园内的河水(含生活污水),并先经混凝沉淀处理(加入混凝剂量为50mg/L,静置沉淀2h);其二为自来水,在使用前先放置2h以去除余氯。滤前水由这两种水以1∶3的比例配制而成,各种水的具体水质情况见表1。
表1 原水水质分类表
水样名称 数据范围 浊度(NTU) 臭味 pH值 CODCr(mg/L) NH3-N(mg/L) UV254 混凝沉淀后的河水 最大值 11.21 微臭
8.11 41.85 6.85 0.135 最小值 9.85 6.85 29.48 2.40 0.099 平均值 10.56 7.50 31.26 3.73 0.112 自来水 最大值 2.67 无 7.80 12.82 0.89 0.086 最小值 1.24 6.95 7.84 0.12 0.060 平均值 1.87 7.20 10.77 0.57 0.074 配制的滤前水 最大值 9.62 无 7.60 26.52 2.16 0.116 最小值 0.60 6.70 7.77 1.08 0.063 平均值 2.90 7.19 12.70 1.54 0.094 2 试验装置及设计参数
2.1 试验装置
生物活性炭—砂滤柱采用双层滤料,上层为颗粒活性炭,下层为石英砂。滤柱直径为45mm,高度为3.0m;活性炭层厚1.0m,粒径为1.5 mm(柱状);石英砂层厚0.5m,粒径为0.5~1.0mm;砾石(承托层)厚0.2m,粒径为6~8mm。
2.2 主要试验运行参数
试验采用连续流恒速过滤方式,滤速范围为4~7m/h。采用气水反冲洗,气冲洗1.5min,冲洗强度为5~15L/(s·m2);然后水冲洗5~6 min,冲洗强度为5~10L/(s·m2)。冲洗频率视试验中水头损失情况而定,用本试验的滤后水作反冲洗水。
3 试验运行情况及结果分析
3.1 挂膜和生物相观测
1999年7月24日自然开始挂膜,水温为24~27℃,进水流速为5m/h。7月24日—8月2日的原水为处理后的河水,8月3日后的原水为人工配制的滤前水。至9月6日,氨氮的硝化率即达到60%,这标志挂膜基本完成(历时一个半月左右),观察到的生物膜呈黄褐色,上层生物膜较厚,并随滤层深度的增加渐渐变薄。
3.2 活性炭吸附阶段
活性炭吸附阶段试验数据统计结果见表2。
表2 活性炭吸附阶段试验数据统计结果
项目 水样 统计天数
(d)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去除率(%) 浊度(NTU) ① 9 3.20 1.00 2.10 82.9 ② 0.80 0.10 0.36 CODCr(mg/L) ① 10 14.30 6.70 10.02 60.9 ② 7.09 1.12 3.92 UV254 ① 11 0.107 0.081 0.095 57.9 ② 0.072 0.025 0.040 NH3-N(mg/L) ① 9 1.52 0.89 1.24 9.7 ② 1.43 0.83 1.12 pH值 ① 9 7.60 6.70 7.19 ② 7.77 6.85 7.25 注 ①表示滤前水,②表示滤后水,以下表同。 从各水质指标的变化可知,NH3-N的去除率极低,滤后水和滤前水的pH值差别不大,说明该阶段的生物活性较弱。活性炭在吸附了25~33d之后(8月17日—8月25日)被穿透,但穿透后仍有一定的吸附能力,而且活性炭上已长有微生物(这可从NH3-N含量的降低看出)。在第39d(8月31日)CODCr的去除率突然下降,说明活性炭的吸附容量已趋饱和,吸附去除有机物的能力变得很弱。
3.3 生物活性炭阶段
生物活性炭阶段试验数据统计结果见表3。
表3 生物活性炭阶段试验数据统计结果
项目 水样 统计天数(d)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去除率
(%) 浊度
(NTU) ① 27 9.62 0.60 2.90 82.4 ② 1.40 0.05 0.51 CODCr
(mg/L) ① 28 26.52 7.77 12.70 40.4 ② 11.25 2.66 7.57 UV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英语四级作文万能模板及范文(多种版).pdf VIP
- (高清版)DB37∕T 3537-2019 玻璃钢驳船式海洋牧场平台建造技术规范.pdf VIP
- 平凉灵台县邵寨镇新民村大学生村文书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pdf VIP
- 2027年日历表带农历全年(A4一页可编辑可直接打印).pdf VIP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发展报告.pdf VIP
- 山东科学技术版劳动实践指导手册二年级全册教学设计教案.pdf
-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pdf VIP
- 线路保护课件.ppt
- 2025年电力职业技能考试11-034集控值班员(高级技师)第二版理论题库.pdf VIP
- 代理金融网点一点一策.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