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钟 琦1 武志勇2
(1.赣南师范学院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江西赣州 341000; 2.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教育技术中心,广东广州 523808)
摘要:随着以开放、共享为理念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蓬勃发展及移动通讯技术、网络媒体及社交网站的广泛 应用,“微课程”也成为国内外信息化教学中教学改革研究的热点。该文基于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视角,在深 入了解课程现状和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微课程”的特点研究并设计出合理有效的“微课程”教学模式。 关键字:微课程;教学模式;教学设计;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4)02—0026—08 【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4.02.004
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能力已成为衡量人才的基本要求。在教育部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 员会的指导下,经过十多年的改革与实践,我国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取得了一系列的 成果。计算机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已成为大学生的最基本社会需求和学习需求。因此,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目标主要体现在培养大学生具备计算机理论知识及运用计算机基本理论 和技术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为新世纪的创新型复合人才。
一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与存在问题
多年来,笔者一直从事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及教研工作,并不断地学习并尝试把新 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应用到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和建设工作中。随着信息化社会环境 的逐步改善和学习者信息素养的不断提高,通过近年来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现有教学模式 已不能满足课程培养创新型复合人才的教学目标,作为一门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并重的课程, 如何开展最有效的教学实践活动并实现对学习者创新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已成为 本学科教师面临的巨大问题。因此,对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和探索已成为现阶段最受关注的研究 之一。我们在分析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的教学工作经验和教学效 果分析,总结出几点现阶段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 课程教学大纲及知识体系的设置不能兼顾学生个体差异性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
导分委员会)对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指出该课程是通过比较全 面、概括性地讲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中的一些基础性知识和重要概念,并配合必要的实践 教学,使学生能够达到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结构与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的功能、计算机网络、数 据库、多媒体等技术基本概念、相关技术和应用领域。掌握计算机基本应用技能的教学目标, 目的是拓展学生的视野,为后续课程学习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使他们在各自的专业中能够有 意识地借鉴、引入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些理念、技术和方法,期望他们能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利 用计算机、认识并处理计算机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教育信息化普及以来,信息技术能力培养已列入了基础教育的新课标,全国各地的中小学
都开设了相关的课程。但不同地区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来自不同区域的学生在 信息技术能力方面也存在着较大差异。现有的教学大纲的设计并不能满足全体学生的个性化、 差异化需求:部分同学认为教学内容过于简单,并希望接触新的知识和技术;部分同学因没有 之前从未接触过计算机会感觉教学内容过多并且学习起来很吃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同时 兼顾不同水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满也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课程 教学目标难以顺利实现。如何在兼顾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性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是高校计算机 基础课程正面临的挑战。
2 有限的教学学时与超大课程容量存在着巨大的冲突 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开展,新理论、新技术、新软件和新环境层出不穷,信息技术已广泛应
用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行业和领域中,无论从理论或实践层面,信息技术对其它学科的建设和 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中需承载的内容也越来越多,课程 容量也越来越大。本校面向全校学生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整个课程体系设置划分成四个层次, 如表 1 所示。从表 1 可以看出:(1)本校所有非计算机专业均要开设大学信息技术基础必修课
(32+24 学时);(2)同时根据各院系及各专业特点开设不同的技术类课程(32+32 学时);3) 根据当今时代特征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分类别开设了应用和拓展类选修课(不少于 48 学 时);所有的课程设置的学时计划均达到教育部的最低要求。
表 1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
课程
性质
必修
教学学时
教育部
(32~48)+(32~16)
层次
课程名称
对象
本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