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美国数学课程标准简介.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标准1:数和运算 内容的标准 应促进对数和运算的感觉(以下简称数感)的发展,为此全体学生应—— ◆ 理解数,数的表示法,数之间的关系; ◆ 理解运算的意义及各种运算之间如何联系; ◆ 熟练地运用计算工具和策略并恰当地进行估计。 内容的标准 标准2:模式、函数和代数 内容的标准 应包括关注模式、函数、符号和数学模型,以便所有学生能够—— ◆ 理解各种类型的模式和函数关系; ◆ 使用符号形式表示和分析数学情形和结构; ◆ 应用数学模型以及分析在实际和抽象的背景下的数学模型变化。 内容的标准 * * 第三章 美国数学《课程标准2000》简介 1989年 第一个课程标准 《学校数学课程和评估的标准》 1991年 《数学教学的职业标准》 1995年 《学校数学的评估标准》 新的课程标准代表了对于《课程标准1989》的一种自觉“反思和再思考” 由《课程标准1989》到《课程标准2000》的发展则又表明科学的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制订并非是一个一劳永逸的简单过程,而必然是一个不断改进和发展的过程。 《课程标准2000》仍然坚持了《课程标准1989》的基本立场, 即是认为学校数学教育应使所有的学生,而不只是少数学生在数学上达到高标准。 特别是, 新的课程标准仍然坚持了如下的五个目标, 应使学生: (1)学会认识数学的价值; (2)对自己的数学能力具有信心; (3)具有数学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会数学地交流; (5)学会数学地推理。 一、《课程标准2000》的主要特点 第一,重点突出。 新的课程标准在整体上是围绕以下两个问题展开的: (1)为了使所有的学生实现数学上的高水准,相应的教学设计应是什么样的。 (2)在整个学习过程(从学前至十二年级)中,学生应当并且可能掌握哪些数学内容和形成哪些能力。 新的课程标准共给出了十个标准, 其中五个是关于数学内容的, 包括: “数和运算” “模式、函数和代数” “几何与空间感” “度量” “数据分析、统计与概率” 另外五个则是关于数学活动 (process) 包括 : “问题解决” “推理与证明” “交流” “联系” “表述” 新的课程标准将学生的全部学习过程分为 : “由学前至二年级” “由三年级至五年级” “由六年级至八年级” “由九年级至十二年级” 《课程标准2000》所论及的只是若干对数学教学设计特别重要的因素。 教学设计的若干原则就可被看成为所说的标准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持 。 平等性 数学 教学 学习 评估 技术 第二,高度的一致性。 美国数学教师全国委员会这次将“课程标准”、“教师标准”和“评估标准”这三者有机地统一了起来。 《课程标准2000》的主要内容又完全是围绕上述的十个标准展开的, 也即是就各个年级组具体地指明了所应达到的深度和广度,以及相对于不同年级的不同重点。 这不仅较好地体现了整个课程的连续性,而且也清楚地表明了课程(与学生学习过程)的发展性和阶段性。 第三,较强的针对性。 针对已有的教学实践所暴露出来的弊病以及由于社会进步所造成的新的局面,《课程标准2000》与原来的课程标准相比进行了不少必要的修正或补充。 第四,必要的基础。 以下几点即可说是为新的课程标准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1)数学教育的理论研究。 (2)专家(包括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的判断,包括数学上的考虑、社会的需要、公众期望等。 (3)已有的实践。 二、六项指导性原则 第一,平等性原则。 数学教学设计应当促进所有学生的数学学习。 数学教育应使所有的学生,而不只是少数人在数学上达到高标准。 应当努力消除以下的不平等现象,即女性、少数民族和来自贫困家庭的儿童往往不能得到应有的数学教育。 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 : (1)应当改变不正确的传统观念,相信一切学生都可以学好数学; (2)应为这些儿童提供更多的支持。 第二,关于数学课程的原则。 数学教学设计应当突出重要的和有意义的数学,并设计出协调的和综合的数学课程。 究竟什么样的数学是重要的呢? (1)从数学本身看; (2)从数学在数学以外的应用看; (3)从认知发展的角度看, 即相关的题材是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或能使他们更为清楚地认识数学的意义。 课程的协调性和综合性 : 课程中的各个部分应密切相关,而不应是互不相干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