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0.25微米、0.15微米,到0.1微米,其所需的互连引线层数从4层、6层,增加到8层 ,引入low K介质材料和Cu 互连技术的发展 Department of Microelectronics, PKU,Xiaoyan Liu 第二章 CMOS IC工艺 及其寄生效应 第一节CMOS IC的工艺集成及其基本单元 第二节CMOS IC中的寄生效应 器件的制备工艺 第一节 CMOS IC的工艺集成 阱和器件的隔离工艺 栅的制备 源漏的形成 金属化/互连 CMOS IC 的主要工艺步骤 前端工艺 后端工艺 阱的种类和制备工艺 制备阱的原因:需要在同一衬底上制备p和n两种类型的MOSFET 单阱工艺 n阱 nMOS pMOS p阱 pMOS nMOS n p 双阱工艺 nMOS pMOS 器件之间的隔离 使寄生的场区晶体管的阈值电压提高,不易开启 局部场氧隔离 LOCOS 会产生鸟嘴,费面积 存在窄沟效应 浅槽隔离 STI 无鸟嘴 CMP工艺 N阱CMOS工艺流程 CMOS反相器的版图 电路设计和工艺之间的界面 设计规则 Design rule Dual-Well Trench-Isolated CMOS Process 现代CMOS工艺 VDD GND NMOS (2/.24 = 8/1) PMOS (4/.24 = 16/1) metal2 metal1 polysilicon In Out metal1-poly via metal2-metal1 via metal1-diff via pfet nfet pdif ndif 浅沟槽隔离, 双阱工艺, 非均匀沟道掺杂, n+/p+两种硅栅, 极浅的源、漏延伸区, 硅化物自对准栅-源-漏结构, 多层铜互连 CMOS中的双层多晶硅电容 capacitor CMOS中的电阻 Resistor 100nm CMOS 100nmCMOS结构 传统器件结构 关键减小短沟效应、减少寄生效应,提高器件性能 浅结 隔离 STI Shallow trench isolation 替代 局部场氧化 LOCOS Localized oxidation isolation 100nm CMOS器件的主要参数 栅结构 问题: 超薄栅介质的质量与可靠性 多晶硅栅电极的电阻率 双掺杂多晶硅栅中的硼扩散 多晶硅耗尽效应 采用氮化的SiO2 提高可靠性 抑制硼扩散 采用多晶硅/硅化物复合结构 降低多晶硅栅电极的电阻率 沟道掺杂 作用:减少短沟效应 提高寄生效应,降低寄生参数 沟道杂质分布 Retrograde型沟道掺杂:产生杂质的纵向非均匀分布,减弱栅控耗尽层厚度对阈值电压的影响。 Halo掺杂:使杂质沿沟道的横向非均匀分布,进一步短沟效应。 源漏结构 作用: 降低短沟效应,希望浅结 降低寄生电阻,要求好的欧姆接触 困难:传统工艺难以同时满足上述要求 方法: 硅化物--降低接触电阻 超浅结--抑制短沟效应 扩展结构-同时满足要求 Halo结构-抑制短沟效应 源漏结构 第二节 CMOS IC中的寄生效应 场区寄生MOS晶体管 体硅CMOS中的寄生双极晶体管 MOSFET中的寄生电阻 MOSFET中的寄生电容 互联引线中的寄生效应 场区寄生MOS晶体管 体硅CMOS中的寄生双极晶体管 体硅CMOS中的闩锁效应latch up 用保护环抑制闩锁效应 源漏区寄生电阻 MOSFET中的寄生电容 互联引线中的寄生效应 连线存在着寄生电阻、电容和电感。 由于金属的电阻率是基本不变的,这将导致按比例缩小后电路内连线的电阻增大。 芯片面积增大使连线长度增加,连线RC延迟影响加大。 连线寄生效应对电路可靠性和速度带来影响。 随着工作频率的增加,电感效应将增加,为此需要增加新的金属或接地层来屏蔽电感。 随着电源电压的减小,时钟和信号引线层的串扰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集成电路中的互连分类 全局互连(global) 中间互连(intermediate) 为功能模块之间的时钟和信号提供互连引线的,其长度常常达芯片周长的二分之一,通常位于互连引线层的最上一层或二层 . 为功能模块内的时钟信号等传输距离较长的信号提供互连的,其典型长度为3~4mm 局域互连(local) 为一个执行单元或功能模块内的栅和晶体管提供互连,通常位于互连金属引线层的第一及第二层内 是主要的互连延迟因素,要采用宽的尺寸设计以尽可能减小互连延迟。 全局互连(global) 很长 为了减小互连延迟、提高集成度,其引线尺寸较局域互连线要宽和高 中间互连 相对较长 互连延迟很小,通常选择很细的尺寸设计(特征尺寸) 局域互连 很短 Department of Microelec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12S3室外排水工程建筑工程图集 .docx VIP
- 医院药品效期管理课件.pptx VIP
- 2025年高考语文最全古代文学常识知识点重点汇编.docx
- Part 1-2 Unit 3 Shopping 课件-中职高一英语(高教版基础模块1).pptx
- 公路工程高级工程师答辩题库大全(公路、桥梁、交通工程、隧道、材料、构造物、防护、试验、监理、预算).docx
- 人体测量部位及方法.pdf VIP
- GB 45673- 2025《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通用规范》之“5.11变更管理”专业解读与应用(雷泽佳编制-2025A0).pdf VIP
- 急性胰腺炎课件.ppt VIP
- 2025年新教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全册知识点(含默写版).pdf
- 庚辰本红楼梦(word文档).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