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ppt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概况 背景: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叠加 经过:舆论准备(建立拜上帝会)、金田起义、定都天京、西征北伐、内讧兵败。 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编》。 2、太平天国农民战争评析 是中国旧式农民起义的最高峰,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愿望,深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另外,起义还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军。 《资政新篇》还反映了太平天国某些领导人试图学习外国来寻求出路的思想,使太平天国义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起义的新特点。 2、太平天国农民战争评析 但是,由于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太平天国无法克服小生产者的阶级局限性,这种落后性注定了它的失败。 太平天国起义的失败表明,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封建斗争和反帝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二、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它所反映出来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敢与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是粉碎西方列强瓜分和灭亡中国阴谋的最根本的因素。   义和团运动本身存在着笼统的排外主义,反映了中国农民迷信、落后的一面。义和团运动再次表明,中国农民是反帝反封建的重要力量,但不能担负起领导这一斗争的重任。 第二节 洋务运动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1、洋务派和洋务事业的目的、指导思想 1、洋务派和洋务事业的目的、指导思想 洋务运动是由封建统治集团中的部分成员如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推动的。这些官员当时被称为“洋务派”。 办洋务的目的是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对内镇压农民起义,对外加强海、边防,同时扩充自己的实力。 主张“自强”、“求富”,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洋务运动的内容 一是兴办近代企业。从军用工业开始,发展到民用企业,从官办到官商合办、官督商办。 二是建立新式海陆军。 三是创办新学堂,派遣留学生。 二、洋务运动的作用及其失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兴办工业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的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  开办新式学堂和派出留学生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对传播新知识起了重要作用。  改变了社会风气,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社会条件。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应该充分肯定。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遗憾的是,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自强”的道路,更没有使人民富裕起来。甲午战争中,洋务派经营多年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为什么洋务运动没有像日本的明治维新那样,使中国走上富国强兵的资本主义道路?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洋务运动失败的直接原因是: 第一,洋务运动是在封建统治的窠臼下进行的,是在封建主义思想指导下,为维持清朝的统治服务的。封建主义的落后和腐朽,决定洋务运动不可能获得成功。 第二,洋务运动是在没有获得民族独立的情况下推动的,对外国的具有依赖性。 第三,由于没有必要的社会条件,洋务运动的官办性质使洋务企业的管理极其腐朽。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一、戊戌维新运动 1、戊戌维新的背景及发动 1、戊戌维新的背景及发动 背景:19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挣脱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甲午战争的惨败,造成了新的民族危机,激发了新的民族觉醒。 1、戊戌维新的背景及发动 发动:站在救亡图存和变法维新前列的,是代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要求的知识分子。他们开始认识到,中国不但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且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也就是要变法维新。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为代表,资产阶级维新派鼓吹改良,并在甲午战争以后发展成为一场变法维新的政治运动, 2、维新派的活动 第一,上书皇帝,力陈变法维新的必要。 第二,著书立说,宣传变法主张。 第三,介绍外国变法的经验教训,为变法维新提供借鉴。 第四,办学会,组织革新力量。 第五,设学堂,培养变法骨干。 第六,办报纸,为变法维新制造舆论。 在上述活动中,重点是争取光绪皇帝及重要官员的支持,希望通过他们自上而下地实行变法。 3、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维新派的主张遭到守旧派的攻击,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 第一,要不要变法。 第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论战的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通过论战,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传播。 4、戊戌维新的夭折 1898年(中国历法为“戊戌”年)6月11日,光绪皇帝接受维新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