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由流量资料求设计洪水.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设计洪水的三要素 设计洪峰流量 Qm(m3/s),为设计洪水过程线的最大流量。 设计洪水总量 W(m3),为设计洪水的径流总量,从起涨点A上涨,到达峰顶B后流量逐渐减小,到达C点退水结束,流量过程线ABC下的面积就是洪水总量 W。 设计洪水过程线,洪水从A到B点的时距t1为涨水历时,从B到C点的时距t2为退水历时,一般情况下,t2t1。T=t1+t2,称为洪水历时。 二、频率计算中的选样方法 洪水或暴雨资料选样的原则,应满足独立随机选样的要求,并符合防洪设计标准的含义。而每年有多个洪峰、时段洪量、时段雨量,国内外常见的有四种选择方法。 三、特大洪水的处理 目的:目前我们所掌握的样本系列不长,系列愈短,抽样误差愈大, 若用于推求千年一遇、万年一遇的稀遇洪水,根据就很不足。如果能调查到N年(Nn)中的特大洪水,就相当于把n年资料展延到了N年,提高了系列的代表性,使计算成果更加合理、准确。等于在频率曲线的上端增加了一个控制点。 三、特大洪水的处理 例子:1955年规划河北省滹沱河黄壁庄水库时,按当时具有的1919-1955年期间20年实测洪水资料推求千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Qm=7500m3/s。1956年发生了一次洪峰流量为13100m3/s的特大洪水,显然原设计成果值得怀疑。将1956年特大洪水直接加入实测系列组成21年的样本料,对此样本直接进行频率计算也是不合适的,而应结合历史洪水调查,对特大洪水进行处理,提高样本的代表性,使得成果稳定、可靠。后在滹沱河调查到1794、1853、1917和1939年4次特大洪水,再将1956年洪水和历史调查洪水作为特大值处理,得千年一遇设计洪峰Qm=22600 m3/s,比原设计值大80%,1963年又发生了一次大洪水,洪峰流量为12000m3/s,若将其作为特大洪水也加入样本,得千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Qm=23500m3/s。这次计算的洪峰流量只变化了4%,显然设计值已趋于稳定。由此可看出特大洪水处理的重要性。 特大洪水重现期的确定 要准确地定出特大洪水的重现期是相当困难的,目前,一般是根据历史洪水发生的年代来大致推估。 ? ①从发生年代至今为最大 ???????? N=设计年份 - 发生年份 + 1 ? ②从调查考证的最远年份至今为最大 ???????? N=设计年份 - 调查考证期最远年份 + 1 这样确定特大洪水的重现期具有相当大的不稳定性, 要准确地确定重现期就要追溯到更远的年代,但追溯的年代愈久,河道情况与当前差别愈大,记载愈不详尽,计算精度愈差,一般以明、清两代六百年为宜。 确定特大洪水重现期实例 经长江重庆~宜昌河段洪水调查,同治九年(1870年)川江发生特大洪水,沿江调查到石刻91处,推算得宜昌洪峰流量Qm=110000 m3/s。如此洪水为1870年以来为最大,则 N=1992-1870+1=123 (年),这么大的洪水平均123年就发生一次,可能性不大。又经调查, 忠县东云乡长江岸石壁有两处宋代石刻,记述绍兴二十三年癸酉六月二十六日水泛涨。这是长江干流上发现最早的洪水题刻。据洪痕实测,忠县洪峰水位为155.6米。又据历史洪水调查,宜昌站洪峰水位为58.06米,推算流量为92800 m3/s,3天洪量为232.7亿m3。宋绍兴23年 即1153年,该次洪水,也小于1870年洪水,可以肯定自 1153 年以来1870年洪水为最大,故1870年洪水的重现期为:N=1992-1153+1=840 (年) 例:某水库设计标准P=1%的洪峰和1天、3天、7天洪量,以及典型洪水过程线的洪峰和1天、3天、7天洪量(见下表)。要求用分时段同频率放大法, 推求P=1%得设计洪水过程线。 解:1)计算洪峰和各时段洪量的放大倍比: kQm= 2610/1810 = 1.44 k1 = 1525/1083 = 1.4 k3-1 = (2874-1525)/(1895-1083) = 1.66 k7-3 = (3873-2874)/(2565-1895) = 1.49 2) 将典型洪水过程线的洪峰和不同时段的洪量乘以相应的放大倍比值, 得到放大的设计洪水过程线。 3.同倍比与同频率比较 同倍比法: 优点:简单、工作量小 缺点:洪峰、量无法同时达到设计值 同频率法: 优点:洪峰、量可以同时达到设计值 缺点:可能与原来典型相应较远,甚至形状不符合洪水规律。 措施:尽量减少较大锯齿,控制历时不易过多。 一般 QN/Qn均值3 时,QN可以考虑作为特大洪水处理 ???????????????????????????????????????????????????????????????????????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