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区域发展差异 / / 西部大开发 还有人说,集中力量发展我国沿海地区,主要强调一定时期经济高速增长,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而西部大开发,则主要是发展落后地区的经济,缩小我国东、西部地带之间的发展差距。前者侧重于发展,后者注重于公平。对于这个问题,你又是怎样看的? 改革开放以来,集中力量发展沿海地区,主要是强调一定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随着沿海地区的加速发展,东、西部地带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西部大开发,主要是为了缩小地区差距,加速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所以,可以说前者是侧重于发展,后者注重于公平。 知识点导航 东、中、西、东北部四大地区 东中西东北部发展差异 经济水平差异 工业化与城市化差异 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 南方与北方 西部大开发 自然条件的差异 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 目的.优势.劣势.意义 区 域 发 展 的 差 异 东中西东北部差异 产业结构差异 四、自主测试 区域发展差异 / / 自主测试 1. 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应该 A. 向西部大规模移民,以减轻东部的环境压力 B. 在西部大范围围垦,兴建大型商品粮基地 C. 加速开发西部石油、天然气资源,向东部输送 D.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解题思路】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向西部大规模移民,必将增加西部地区环境压力。更不能大范围围垦,因为围垦将导致土地的荒漠化。只有发挥其资源优势,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改善生态环境,才是西部大开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CD) 知识点导航 区域发展差异 / / 自主测试 2. 造成我国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差异的原因是( ) ①自然原因 ②社会原因 ③经济原因 ④技术原因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3. 东部经济地带与中、西部经济地带相比较( ) A. 中、西部较东部具有区位优势 B. 东部较中、西部具有资源优势 C. 中、西部较东部经济发展速度快 D. 东部较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高 A D 知识点导航 区域发展差异 / / 自主测试 地带 国内生产总值(%) 人口比重(%) 人均GDP(元) 东部 58.8 41.2 7594 中部 27.4 35.7 4426 西部 13.8 23.1 3456 年份 1980 1985 1990 1995 1999 比重增减 东部 52.3 52.9 53.7 58.3 58.8 +6.5 中部 31.2 31.1 29.9 27.6 27.4 -3.8 西部 16.5 16.0 16.4 14.1 13.8 -2.7 4.分析下列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 三个地带的GDP、人均GDP和人口比重(1999年) 材料2 三个地带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的变化(%) (1)材料一中的指标可以反映三个地带________________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东部经济最发达,中部次之,西部较落后 区域发展差异 / / 自主测试 (2)材料二中的指标可以反映三个地带____________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带 国内生产总值(%) 人口比重(%) 人均GDP(元) 东部 58.8 41.2 7594 中部 27.4 35.7 4426 西部 13.8 23.1 3456 年份 1980 1985 1990 1995 1999 比重增减 东部 52.3 52.9 53.7 58.3 58.8 +6.5 中部 31.2 31.1 29.9 27.6 27.4 -3.8 西部 16.5 16.0 16.4 14.1 13.8 -2.7 材料1 三个地带的GDP、人均GDP和人口比重(1999年) 材料2 三个地带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的变化(%) 经济发展速度 东部最快,中部次之,西部较慢 区域发展差异 / / 自主测试 地带 国内生产总值(%) 人口比(%) 人均GD(元) 东部 58.8 41.2 7594 中部 27.4 35.7 4426 西部 13.8 23.1 3456 年份 1980 1985 1990 1995 1999 比重增减 东部 52.3 52.9 53.7 58.3 58.8 +6.5 中部 31.2 31.1 29.9 27.6 27.4 -3.8 西部 16.5 16.0 16.4 14.1 13.8 -2.7 材料1 三个地带的GDP、人均GDP和人口比重(1999年) 材料2 三个地带国内生产总值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公开课)动物细融合与单克隆抗体.ppt
- (初稿)汽车润滑系统的故诊断与维修.doc
- (公开课)西塞怀古-ppt.ppt
- (加油站)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217年版).doc
- (外教社)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二册第七单元后练习答案unit 7 book 2.doc
- (原创)七年级地理册知识点汇总.doc
-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下册课件-生活中的大数-1.ppt
- (学生用)五级下数学思维训练教材.doc
- (保留)人教版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总复习-完美版--(湖北冈名校--优质课件).ppt
- (公开课)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ppt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1化学发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0分子荧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2色谱分离过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5气相色谱仪与固定液.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4色谱定性定量方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6气相色谱检测器.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9液相色谱固定相与流动相.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7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8液相色谱仪器与类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3 原子光谱和分析光谱.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