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铁四局新建张唐铁路ZTSG-6标
PAGE 33
PAGE \* MERGEFORMAT 0
新建张唐铁路ZTSG-6标段
xxx隧道进口中管棚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xxx张唐铁路ZTSG-6标第一项目分部
2013年3月
PAGE 4
目 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354157378 1编制依据 PAGEREF _Toc354157378 \h 2
HYPERLINK \l _Toc354157379 2工程概况 PAGEREF _Toc354157379 \h 2
HYPERLINK \l _Toc354157380 2.1工程简介 PAGEREF _Toc354157380 \h 2
HYPERLINK \l _Toc354157381 2.2地形地貌特征 PAGEREF _Toc354157381 \h 2
HYPERLINK \l _Toc354157382 2.3地质与水文 PAGEREF _Toc354157382 \h 3
HYPERLINK \l _Toc354157383 2.4 主要材料、工程设备的使用计划和供应 PAGEREF _Toc354157383 \h 4
HYPERLINK \l _Toc354157384 3隧道初期支护参数及方法 PAGEREF _Toc354157384 \h 4
HYPERLINK \l _Toc354157385 3.1中管棚设计参数 PAGEREF _Toc354157385 \h 4
HYPERLINK \l _Toc354157386 3.2中管棚支护施工方法 PAGEREF _Toc354157386 \h 4
HYPERLINK \l _Toc354157387 4施工安全质量保证措施 PAGEREF _Toc354157387 \h 8
xxx隧道进口中管棚专项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 设计图纸及资料;
2) xxx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3) 拥有的技术装备力量、机械设备状态、管理水平、工法科技成果及积累的施工经验;
4) 国家及相关部委颁布的法律、法规和铁道部颁布的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质量验收标准及其他有关文件资料。
2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xxx隧道位于剥蚀丘陵区,隧道起讫里程为DK365+889~DK368+365,全长2426m,我单位施工进口段方向900m(DK365+889~DK366+789),其中Ⅴ级围岩262m,Ⅲ级围岩275m,Ⅱ级围岩363m。为单洞双线隧道,隧道最大埋深约178.7m。隧道位于直线上。隧道进口至进口为4.5‰的下坡。中管棚支护里程段为DK365+934~DK366+030。
2.2地形地貌特征
xxx隧道位于剥蚀丘陵区,地形起伏大,山势陡峻,多成“Ⅴ”字型,地表围岩裸露,弱风化,局部覆盖薄层第四系黏性土。xxx隧道进口段围岩为花岗岩W4,W3,节理裂隙发育,浅埋,隧道顶为尾矿库,围岩整体稳定性较差。由于隧道下穿尾矿库,设计给出最小埋深为8m,施工时存在安全隐患,我队在DK365+932进行地质雷达扫描,预报里程范围为DK365+932~DK365+960段。预报结果如下:DK365+932~DK365+960段:探测后发现,在掌子面前方0~28m范围内,即DK365+932~DK365+960里程,大部分同相轴不连续,局部振幅较强,推测掌子面前方围岩以弱风化~中风化花岗岩为主,硬度较大,呈碎裂状~裂隙块状结构,围岩级别在整体上为Ⅳ级;其中在掌子面前方2~5m、9~12m和19~22m范围内,即DK365+934~DK365+937、DK365+941~DK365+944和DK365+951~DK365+954里程,范围内存在较短的反射连续性同相轴,推测局部存在节理或裂隙较发育带。DK365+961~DK366+001段:本段地表下方探测范围内主要为松散的尾矿砂质散体填充物,大部分雷达波同相轴不连续,频率较低。其中在DK365+961~DK365+972段和DK365+993~DK366+001段里程范围内存在两条强反射面,同相轴呈间断连续,深度距离地表约3~16m,推断为尾矿堆积体与山体界面。因地质雷达电磁波在松散体堆积物中传播时,衰减较快,在DK365+970~DK365+993段,实际上探测不到尾矿渣与山体界面。现场补充超前钻孔进行探测,超前钻孔斜向上45°角进行钻孔。
2.3地质与水文
隧道范围内地下水为基岩裂隙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洞身内赋存量基岩裂隙水。
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