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意想不到的灾害》及实录.docVIP

浙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意想不到的灾害》及实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浙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意想不到的灾害》及实录

挑战科普说明文教学 ——浙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意想不到的灾害》课堂设计及实录   这是浙教版十册的一篇科普说明文,具体内容如下: 螃蟹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菜肴。你也许想不到,这些餐桌上的“横行将军”也会“闹事”。1980年,西班牙著名产稻区发生了一次蟹灾。不计其数的螃蟹,在26000公顷稻田上咬稻秆,啃稻根,破坏了大片庄稼,造成了重大损失。1964年,在中东也发生过一次蟹灾,几百万只青蟹不但咬死庄稼,毁坏农田,而且成群结队地侵入人们的住宅,扰乱了人们的生活。 蟹灾不光外国发生,我国历史上也曾有发生。一千多年前,在今天的浙江省绍兴一带,就发生过螃蟹大吃水稻的灾害。螃蟹爬得田里都是,水稻被咬得精光。 蟾蜍是捕食害虫的好手,保护庄稼的卫士。几十年前,澳大利亚的科学家为了消灭甘蔗田里的害虫,特地从墨西哥千里迢迢地引来了一些蟾蜍,放在甘蔗田里。可是没想到,蟾蜍到了澳大利亚,没有天敌威胁,就大量繁殖起来。今天,蟾蜍已经在澳大利亚成灾。农田里,草丛中,到处都是蟾蜍,它们分泌的毒汁使得牛羊等家畜受到毒害,对澳大利亚的动物世界造成了威胁。 1983年2月,在日本的大岛地区也发生过蟾蜍灾害。几百万只蟾蜍在当地的公园、马路和住宅区乱蹦乱跳,它们分泌的毒汁对人和家畜造成伤害。为了平息这场蟾蜍灾害,当地政府组织了两支消灭蟾蜍的“特种部队”,费了很多人力物力,才控制了蟾蜍的蔓延。 本来对人类有益的螃蟹和蟾蜍,为什么会成灾呢?生物学家告诉我们,不论什么动物,它们在自然界生存,都必须和周围的生态环境保持平衡。动物在生活中有许多制约因素,如食物、天敌、疾病等,这使得动物的数量基本上保持稳定。一旦失去某一种制约因素,动物的数量就会大量增加,泛滥成灾。在西班牙“闹事”的螃蟹,是从美国引进的。人们只引进螃蟹,却没有引进它们的天敌。在西班牙,蟹的食饵丰富,使它们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大量繁殖,酿成蟹灾。生态失去平衡,其他动物也会泛滥成灾。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的一些草原上,还出现过野兔大量繁殖的兔灾。这些意想不到的动物灾害告诉我们,维持生态平衡是多么重要。 ? 设计意图和课堂实录 这是一篇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这类课文的共同特点是用简洁而精练的文字介绍科学知识,它承载着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等功能,类似的课文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对这一类文章的教学,老师们一般都按照“一、了解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什么科学知识;二、研究作者是怎样把科学知识介绍得生动准确”这样的思路进行。教学的板块大致可划分为“整体感知——了解知识——研究写法——联系生活”这四块。这样的教学固然能完成任务,但是久之则成了固定的模式,老师教得没激情,学生学得无兴趣。本来并没有故事情节的课文,被老师肢解得只剩下条条杠杠;本来叙述简洁的课文,被老师分析得只剩下概念化的“写得生动而准确”。这样的课堂,科学没有了生命,文字缺失了魅力,情感游离了文本……这样的教学,没有很好地发挥科普说明文的功能。 如何上出科普说明文的特色,让科普之花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绽放呢?这些年来,我一直在琢磨这个问题。去年下半年,邻县的一个朋友邀我去为他们市里的老师上示范课,我尝试着为他们作了两节科普说明文的公开课,反响还不错。遗憾的是,当时没有课堂录象,现在只好根据教学设计和自己的回忆,简要叙述课堂的过程,供大家解剖。 ? 教学过程记录(两课时连着上) 一、谈话引入,建构话题 师:(板书课题中的“灾害”两字),同学们,你见到过或听到过哪些灾害?它对我们人类造成了怎样的威胁? 生1:水灾——河道决堤,冲垮房屋,很多人被淹死,很多人无家可归。 生2:火灾——烧毁房屋、森林,有些人被烧死,更多的财务被烧毁。 生3:地震——一刹那,山崩地裂,陆地下沉,房屋倒塌,酿成悲剧。 生4:海啸——海水灌到陆地上,淹没庄稼,冲倒房屋,卷走很多无辜的生命。 生5:旱灾——庄稼枯死,人们没有水喝,没有粮食吃,活活渴死或饿死。 生6:蝗灾——蝗虫到处是,咬死庄稼,颗粒无收。 生:还有台风,火山爆发,雪灾…… 师:是啊,神秘莫测的大自然随时会给人类带来数不胜数的灾难,可以说人类发展的历史,也是同大自然灾难搏斗的历史。有些灾难,是可以预料的;有些灾难是无法预料的;更有些灾难,让人觉得非常的意想不到。这些意想不到的灾害,甚至比台风、地震、沙尘还要厉害,它们不断地破坏我们的家园,严重地威胁着我们的生存,你相信有这样的灾难吗? 生:(有的说相信,有的将信将疑) 师:好,请大家看一篇课文,这篇课文的题目就是《意想不到的灾害》(板书,补充课题),请大家把拿到的课文好好地读一两遍,读后请告诉大家你的感受。 (这里特别说明,课文共五个自然段,我在教学的时候故意分两次印发给学生,第一次发一至四自然段) 生:(兴致勃勃

文档评论(0)

189****664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