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极始知花更艳.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淡极始知花更艳   杨逸舟   淡极始知花更艳原是《红楼梦》中薛宝钗所作《咏白海棠》一诗中的句子。   依红学家的观点,此诗颇符合宝钗娴静稳重、喜好淡雅的性格特点。   而我,更愿意把这一句单独拿出来品味。   在我看来,这句诗不但富含哲理,而且提出了一个新颖又不令人陌生的审美命题,那就是素淡之美。   提到素淡,你也许会联想到清静、闲逸、典雅等词。   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素淡之美往往与繁华之美相对。   这两者并无高低之分,有些人生来偏爱素淡之美,比如我——我并不反感玫瑰,它们颜色缤纷、姿容艳丽,给人热情奔放之感,但我更爱茉莉、栀子、白莲,爱它们那沁人心脾的缕缕花香。   文学创作中有一种表现手法叫白描,指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不加渲染、烘托。   这种表现手法正如中国传统美术中的写意画,用寥寥几笔勾画出景物的神魂。   明朝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一文将白描用得极好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细细品读,你便会发现它们的妙处,那是一种朦胧的哀思与情韵,更是一种纯粹、不含杂质的美感。   我读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虽亦偶有惊叹处,但总党那通篇运用大量艺术手法的描写反而体现不出白雪的静穆。   与东方相比,西文艺术里的素淡之美则显然不同。   你也许会问欧洲人普遍喜欢富丽精致的艺术样式,何来素淡之谈?其实,整体虽如此,局部却有例外。   我曾在书中看过一尊产自古希腊锡克底拉斯岛的小雕像,那是一个坐着的手抱竖琴的小人儿。   让我惊讶的是,他没有五官,通体雪白,四肢完全是平滑的、抽象的,活脱脱就是从几千年后毕加索的画中走出来的人物!在印象派画家莫奈的代表作《睡莲》中,他笔下的花儿虽是红莲,却非大红大紫,而是由一点点儿浅粉、一点点儿柔红和一点点儿亮白凝聚而成,卧在满池绿荷中,望去宛如隔雾,使观者对颜色、光影的感知都沉浸在祥和之中,难怪连席慕容看后都感动得落泪。   欧洲艺术也因有了这些素淡宁静的小角落,愈显丰富多彩。   总的来说,淡极始知花更艳是一种审美角度,更是一种生活情趣。   素淡之花每人心中都开着一朵,须用纯真来浇灌、滋养,方能吐蕾绽放。   指导老师郑裕斌

文档评论(0)

wangxue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