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附件一:
2015年质量管理体系复评审核问题清单(共73项)
一、焦化厂(1项)
1、硫铵库房看到产品正在出料,一边出料一边包装,包装袋内无合格证;洗油外卖,没做全项检验;所有焦化副产品均没有给用户质保书。
二、炼铁厂(6项)
1、2015年2月5日3#高炉的定修,验收内容不具体,如槽上检查J102、Q102耦合器梅花体、抱闸调整杆、抱闸皮、低速联轴器、视情况更换项目,有验收标准:与减速机轴平度1.5mm,没有验收数据。
2、质量目标:铁水合格率下降,2014年目标为≥99%,实际完成98.59%,2015年铁水合格率目标调整为≥98%,1-4月实际完成96.24%。查看历史趋势,S含量和Si含量逐年增加,如3#高炉铁水S和Si含量从2013年到2015年,S含量分别为0.024%,0.037%,0.045%;Si含量分别为:0.468%,0.433%,0.505%。内控质量目标一直未能完成,如3#高炉内控指标S≤0.035%稳定率60%,1月42.37%,2月41.81%,3月29.15%,4月48.73%,均未能完成指标。主要原因分析均为五炼焦焦炭含硫较高和炉况波动影响。但《安钢炼铁厂工艺技术规程》没有规定焦炭的S含量。
3、3#烧结机工艺操作规程,料层700,没有规定上限。
4、抽查近一周烧结矿的指标:亚铁波动大(7.31、6.91、7.41、6.65、6.1、6.6、7.6、5.9),烧结工艺规程没有规定,针对此情况没有告知相关部门的证据。
5、热风炉风温有提高空间,如1#高炉热风炉隔墙破损,正在新建一个热风炉,风温低于1000℃,2#高炉受炉况和热风炉本身影响,风温约1100℃,3#高炉主要受热风炉换热器损坏以及炉况影响,平均风温约1170℃
6、抽查3#烧结机,烧结矿 FeO控制在7-10%,而《安钢炼铁厂工艺技术规程》中3#高炉对FeO要求为≤8%,抽查近一周烧结矿检验数据多次出现低于7%的情况,其中5月21日烧结770162批次出现烧结矿FeO含量5.90%,高炉烧结均无相应的处理记录。烧结料层厚度检测的7个点的测量仪器损坏或不准,已经出现将近四个月,目前未处理,料层厚度主要通过人工判断。对于烧结的关键控制参数:如料层厚度、FeO控制范围等工艺参数均未进行固化(尤其是新矿种使用后的工艺参数固化)(一般不合格Q-2/2)
三、第二炼钢厂(4项)
1、转炉合金平台上增C剂、CaC、SiC、焦丁没有标识,且SiC、自产焦丁小包装袋一样,袋上没有标识容易混淆。
2、提供的钢坯质量检查记录中,没有表面尺寸如:定尺长度,对角线差、弯曲度、边长等项目的检查。
3、中心配电室2个温湿度计没有校准标识,不能确定是否在有效期。
4、抽取2015-1-12—161#转炉定修项目6项,由于生产原因,定修计划没有完成,例如安装氧枪回水流量计、清理二文喷枪等,也未针对没有及时定修采取措施。
四、第一炼轧厂(5项)
1、2015年5月28日加热炉8:00-15:40停轧7小时40分,加热炉内的钢种为SWRH82B,规定温度为1090℃±30,抽查12点时间段的上均热段温度为947℃、994℃,下均热段温度为952℃、885℃,违反了待轧降温度制度中停轧时间
2、点检工作流于形式。抽查5月份转炉机组检修项目计划22项,其中有转炉西侧球角螺栓护板掉加固,托圈、塞块补焊加固等项目。但查5月份100吨转炉设备岗位点巡检记录,点检项目25项,每天记录显示设备完好。
3、4月份一炼轧维检部巡检表(工程技术总公司),需测量的12项,如:转炉倾动制动轮磨损不超过原直径的15%。闸瓦磨损不超过原厚度的0.5,要求测量,但巡检员没有测量。
4、没有规定LF炉出站温度。
5、查阅《100吨转炉冶炼标准化作业指导书》、《高线机组加热炉岗位作业指导书》,去年底发布,但是文件没有编制、审批、实施日期。
五、第二炼轧厂(2项)
1、2015年2月4-12日对“3号连铸机进行中修,发生费用614.15万元。验收标准规定:中间包车液压系统试验压力、保压;结晶器振幅;辊道辊面标高、辊道标高、辊道中心线偏差等维修项目均规定了偏差值,但提供的各种“验收表”只有相关人员的签名,没有记录实测值。
2、抽查1780热连轧机组的设备岗检、巡检、专检管理,查看2015年4月份“二车间粗轧操作台岗检本”、“机械设备运行巡检本”、“设备专业点检表”中,一些项目有监测值的规定,但只在该栏画“√”,没有记录实测值。
六、第一轧钢厂(4项)
1、“工艺文件”规定:每月对厂内加热炉内的有效加热区进行二次检测,各监测点的温差值不超过±50℃
2、轧机在安装、调试导卫时,没有记录实际辊缝、入口、出口尺寸检测的实际值,不符合“工艺管理规程”。
3、2015年1-4月每月“质量分析”均为短尺、中间废的质量问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