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混凝土的徐变影响因素及模型优化-长江科学院院报.PDF

高性能混凝土的徐变影响因素及模型优化-长江科学院院报.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2卷第12期 长 江 科 学 院 院 报 Vol.32 No.12     2015年12月 JournalofYangtzeRiverScientificResearchInstitute Dec.2015      doi:10.11988/ckyyb 2015,32(12):120-124 高性能混凝土的徐变影响因素及模型优化 苏 骏,李 威 (湖北工业大学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武汉 430068) 摘 要:现有的高性能徐变预测模型,各徐变影响因素多是根据试验数据统计回归得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且在 实际施工中通用性较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根据现有的徐变模型,提出了标准状况下徐变预测公式,并结合高性 能混凝土的特点,通过将徐变影响因素参数化,仅改变某一因素而将其他因素控制在标准状态的方法,建立了适用 范围较广且预测精度较好的徐变模型。同时,为了使参数更精确,在徐变系数分析时,采用了自动寻参的遗传算 法。结果表明,预测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且适用于普通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计算较为简便,可为设计和工程 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标准状态;徐变模型;徐变系数;预测公式 中图分类号:TV3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5485(2015)12-0120-05 土徐变效应方面,尚未提出适用性较好的公式。 根据以上情况,本文依照SL352—2006《水工混 1 研究背景 [7] 凝土试验规程》 设定了标准状况下的徐变系数计 徐变是混凝土材料的固有时变性质,对结构的 算公式,并用 GL2000模型建立了标准状况下的数 内力和变形产生不利影响。近年来,在混凝土桥梁 据样本,针对不同材料因素和环境情况对徐变效应 结构中,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截面开裂和跨中挠度 的影响,采用各影响因素参数化的形式修正标准模 过大的问题。而混凝土徐变效应,正是产生上述情 型,提出了简化的高性能混凝土徐变的预测公式,具 况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较好的预测精度。 混凝土作为一种多相、多组分、多层次的非匀质 材料,影响混凝土徐变的因素较多,加上研究的侧重 2 混凝土标准状态的设定 点不同和试验条件的局限性,不同的研究者提出的 模型也不尽相同。目前国际上较成熟的模型如 混凝土标准状态参照中国水利行业标准SL352— [1] [2] [3] [4] 2006《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设定,并添加湿度参 ACI209 ,CEBFIP ,GL2000 ,B3 等大都基于 普通混凝土的试验数据统计回归得到,为半理论半 数。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 C30,不掺加粉煤灰和外 加剂,试件规格为 150mm×450mm,标准养护(恒 经验公式,对普通混凝土徐变的预测结果较为准确。 Φ 但因材料性质的不同,对于高性能混凝土的适用性 温(20±2)℃,相对湿度为90%以上)3d后移入恒 尚需进一步研究。高性能混凝土具有强度高、密实 温恒湿室内(室温为(20±2)℃,相对湿度为 (60± 度高和水灰比低等特点,制成的构件与普通混凝土 5)%)施加横向受压荷载,加载采用试块破坏荷载 相比,构件尺寸更小,长度更长,这就使长期徐变效

文档评论(0)

yuxi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