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 积极稳妥扎实推进北京市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 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 体育教研室 2007年7月 一、高中课程改革的简要回顾 2003年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同年,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组织教材编写和审查; 从2004年秋季,广东、山东、海南、宁夏4省区开始全面实验; 2005年,江苏进入实验; 2006年,辽宁、福建、浙江、天津、安徽进入实验; 2007年,黑龙江、吉林、北京、湖南、陕西全国从东部向中部西部推进; 北京高中新课程改革与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相衔接。 二、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主要背景 一是首都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 二是适应市场经济多样化人才培养需求; 三是北京2001年进入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经过几年的滚动实验,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全面进入课程改革,因此为了使义务教育与普通高中两阶段课程改革相衔接成为一个系统,因此北京必须进入高中课程改革。 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背景: 1.现代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方式的变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2.国外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启示 普遍加强了健康教育内容或突出健康的目标 注重终身体育态度的形成和体育能力的培养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等 3.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回顾与展望 1950年8月,教育部颁布了《小学体育课程暂定标准(草案)》, 1956年教育部颁布《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草案)》和《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草案)》, 1978年颁发《全日制十年学校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和《全日制十年学校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1987年,颁发《全日制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六年制)》和《全日制中学体育教学大纲(六年制)》 1992年,《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试用)》和《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试用)》。 1996年,12月颁发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教学法大纲(供试验用)》 2000年,《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和《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体育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和《九年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用)》。这套大纲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颁布之前的过渡性大纲。 取得的成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体育课程对改善、增强学生的体质状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建立了比较完善、规范的体育课程管理体系,教材的选择性逐步加大,“一纲多本”(教材的多样化)有所体现,教材的质量逐步提高。 体育教学改革取得的突出成果,出现了注重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和积极性的教学模式和成功的经验。 三、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 基本理念 课程的结构 (一)了解普通高中课程设置 选修Ⅰ学分(22) 选修Ⅱ学分(6) (二)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性质 《课程标准》是体现国家意志和学生发展需要的法规性文件。 贯彻执行国家课程标准是对学校、教师的基本要求。 制订地方课程实施方案,目的是“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订课程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使《标准》的精神得到充分贯彻落实”。 学校课程教学计划是“根据各省实施国家课程的方案,结合当地课程资源、学校和学生的特点,认真制订符合本校实际的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 国家、地方、学校共同的目标——为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三)把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高中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是高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课程性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身体练习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要手段 2.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方法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 3.增进学生的健康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要目标 4.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突出反映了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征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它是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体育文化和健康素养,为学生终身锻炼身体和保持健康奠定基础的课程。 1、 体育课程与其他文化课不同,它属于实践类技能性的课程。体育课程教学必须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选择、开发和引进的教材内容也应以身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感觉器官--前庭蜗器.ppt
- 感受民族文化魅力.ppt
- 感性时间管理工具.doc
- 干部任用知识竞赛答案.doc
- 干法烟气脱硫循环流化床锅炉袋式除尘技术设计毕业设计.doc
- 干粉砂浆基础讲座.ppt
- 干粉砂浆质量管理手册.doc
- 钢笔楷书28种基本笔画详解.doc
- 钢桁梁架设施工工艺.doc
- 钢结构超声波探伤报告.doc
- PDM软件:Siemens Teamcenter二次开发_(17).Teamcenter最佳实践与案例分析.docx
- SCADA软件:GE Proficy二次开发_(4).Proficy开发环境搭建.docx
- 智能电表软件:Landis+Gyr智能电表二次开发_(13).系统集成与测试.docx
- 智能电表软件:Elster智能电表二次开发_(8).Elster智能电表二次开发环境搭建.docx
- PDM软件:Siemens Teamcenter二次开发_(11).TeamcenterAPI与编程基础.docx
- SCADA软件:GE Proficy二次开发_(7).报警与事件管理.docx
- 智能电表软件:Echelon智能电表二次开发_(11).智能电表行业标准与法规.docx
- 智能电表软件:Itron智能电表二次开发_(6).用户界面定制与开发.docx
- 智能电表软件:Elster智能电表二次开发_(9).Elster智能电表二次开发工具使用.docx
- PDM软件:PTC Windchill二次开发_(21).Windchill最佳实践案例分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