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施工方案111.doc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福平铁路4标段一分部 绿色施工方案 第 PAGE 17 页 共 NUMPAGES 22 页 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 1、线路概况 新建福州至平潭铁路从福州站引出后,DK0+000~DK3+300利用既有沿海铁路联络线至东山,下穿机场高速公路后以隧道穿鼓山,跨闽江,引入福州南站,再跨乌龙江至长乐市首占设长乐站、出站穿董奉山至洋下村设长乐东站,经松下以公铁合建桥梁跨越人屿岛、小练岛、大练岛至平潭岛,在二埠山附近设平潭站,线路长88.433km,其中利用沿海联络线3.30km,新建段长85.133km。以左线计算的桥梁26座长38184.084延米,隧道13座长29019.8延米,桥隧比占全线78.94%。 全线设站福州、福州南、长乐、长乐东、松下、平潭共6个站,其中福州、福州南为既有站,其余为新设中间站。 本标段概况 新建福州至平潭铁路站前工程FPZQ-4标段起讫里程:DK70+564.70~DK88+099.55, 正线长17.535km。 一分部承担施工范围为:DK70+564.70~D73+515.87段2.951km的站前土建工程及D73+515.87~D74+301.27段785.4m(40m+11*64m+40m孔)铁路梁的移动支架节段拼装施工。工程位于大练岛及大练岛与平潭岛之间,属平潭县大练乡。 DK70+564.70~D73+515.87段2.951km的站前土建工程包括: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中的大练岛特大桥(19-40m+4*32箱梁);大练岛上上的舍仁宫大桥(4-32m箱梁)、路基、涵洞、公路桥;海坛海峡北东口水道特大桥B0-B25号墩间的公铁两用大桥及B25-B38号墩间的公路桥。 自然特征 3.1地形地貌 线路所经地区地形地貌较为复杂,地形总的趋势是西北高、东南低。长乐至平潭主要为滨海海积平原及局部丘陵区;低山丘陵区,地势起伏较大,山坡陡峭,自然坡度20°~50°;山间谷地相对平缓,多为耕地、村舍;海积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地面高程在2~5m之间,河网密布,村庄城镇密集;剥蚀丘陵台地,多处于近海附近,为浑圆状丘陵、台地,高程15~75m,自然坡度5°~25°;滨海堆积平原分布于各河口及海湾滩涂地带,海岸线曲折,湾内多为淤泥质漫滩,少数低山丘陵直通海岸,海蚀作用强烈,海蚀地貌形态颇为壮观。 海坛海峡呈近南北向狭长状,南北向两头宽中间窄。海峡中小岛屿、礁石分布众多,高程10~45米。水下地形地貌为近岸水下岸坡、冲刷沟槽、水下平台三大部分。 3.2工程地质特征 地层岩性: 桥址区的岩土层按其成因分类主要有:第四系坡积层块石土,第四系全新统冲海积层淤泥质黏土、粉质去黏土、细砂、粗砂、砾砂、块石土等土层,第四系残坡积层粉质黏土夹碎石,白垩系下统石帽山组凝灰岩,燕山晚期花岗岩。 (1)1块石土:青灰色,松散,块径1m,原岩成份由强风化凝灰岩组成,岩芯呈短柱状,б0 =250kPa。 (1)2淤泥质黏土:灰色,流塑,饱和,土质不均,含粗砂、贝壳碎片。 (2)0粗砂、灰色、松散、饱和、矿物成分由石英、长石构成,见云母及贝壳残骸,分选性差。б0 =200kPa。 (2)1粉砂:灰黄色、灰色,松散~稍密,饱和,局部含大量贝壳及中砂。 (2)2淤泥质黏土:灰色,流塑~软塑,饱和,局部夹细砂颗粒б0 =60kPa。 (2)5粉质黏土:灰绿色、灰黄~褐黄色,硬塑,含少量角砾,韧性及干强度中等 б0 =150kPao。 (2)6砾砂:灰黄色、灰色,中密,饱和,颗粒级配不均,局部粘粒含量较高б0 =350kPa。 (2)7块石土:青灰色,母岩为凝灰岩,饱和,中密б0 =450kPa。 (2)8粗砂:浅褐色,饱和,中密,岩芯呈砾砂状б0 =300kPa。 (2)9粉细砂:灰黄色,饱和,中密,局部夹中砂б0 =110kPa。 (3)1粉质茹土夹碎石:深褐色,硬塑,含较多风化碎块,б0 =180kPa。 (4)1凝灰岩:全风化,灰黄色,局部间灰白色,岩芯风化呈土柱状,局部夹风化残余碎块,原岩结构己基本不可辨,б0 =200kPa。 (4)2凝灰岩:强风化,灰黄色~青灰色,局部间棕红色,凝灰质结构,块状构造,岩体较破碎,节理裂隙发育,裂面见铁锤质渲染,岩芯多呈碎块状,局部短柱状,б0 =500kPa。 (4)3凝灰岩:弱风化,青灰色,凝灰质结构,块状构造,岩体较完整,局部裂隙稍发育,岩芯多呈柱状、长柱状,局部夹少量碎块状,б0 =800kPa。 (5)1花岗岩:全风化,灰黄色间灰白色,原岩结构己被基本破坏,岩芯风化呈砂土状、土柱状,局部夹碎块状,б0 =250kPa。 (5)2花岗岩:强风化,灰白、灰黄~肉红色,中粗粒结

文档评论(0)

ouyan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