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髎穴位注射.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穴位注射八髎穴在治疗脊髓损伤导致排尿障碍中的应用 八髎穴的临床应用 常用于治疗: 痛经、月经失调、慢性盆腔炎 阳萎 术后尿潴留 排便障碍 排尿障碍 腰痛 八髎穴的治疗方法 穴位注射 针灸刀针刺 电针 针刺(直刺、捻转、提插、留针) 艾条灸 刺灸相结合 搓擦、推揉、拍打法 八髎穴 八髎穴位于骶骨的四对骶后孔中,分别称为上髎、次髎、中髎、下髎穴,是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要穴。 八髎穴即骶后孔处,骶神经根从此穿出,针灸此穴能刺激骶神经,调整尿便反射。 八髎穴解剖定位为骶髓阴部神经穿出部位。 八髎穴位于膀胱及肾附近,属足太阳膀胱经,近取八髎穴能疏通经络之气,调节肾、膀胱司开合功能,从而使二便恢复正常。 刺激八髎穴能直接刺激神经,可影响中枢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内分泌功能的变化。 八髎穴的解剖意义 八髎穴是指骶骨上的四对骶后孔。从骶骨的解剖看:骶后孔内通骶管,为骶神经后支及血管通过,骶后孔斜向内下方为骶前孔,其孔内通骶管,有骶神经前支及血管通过,而自脊髓发出的5对 八髎穴的解剖意义 骶N中,上4对骶N通过相应的骶前、后孔穿出,第5对骶N和尾N经骶孔裂孔出骶管,而副交感N、体N的运动支均来自脊髓S2-S4,副交感N和体N的脊髓反射中枢均位于脊髓S2-S4圆锥部分,它们对排尿起主导作用,脊上中枢损害时,脊髓中枢独立支配排尿功能。 贮尿和排尿的理论基础 贮尿和排尿是膀胱2个最基本的功能,其影响因素为膀胱内压及膀胱流出道阻力,而这一活动过程是由神经中枢(即脊髓反射中枢、脊上反射中枢包括大脑皮质、丘脑下部及脑干中枢等)及三组神经(交感、副交感和体神经)共同参与完成。其中副交感神经对排尿活动起主导作用。 贮尿和排尿的理论基础 当脊髓受损时,负责排尿活动的基础反射弧的脊上神经控制中断,失去了对排尿的抑制作用,膀胱感觉和运动功能丧失,处于无张力状态,膀胱和尿道失去协调而引起膀胱不能正常贮存尿液及排尿并有不等量的残余尿。 ★八髎穴定位★ 病人俯卧位,髂脊最高点平L4,往下摸2个棘突S1,旁开1.5寸(约三横指宽)的中点处为上髎,尾骨上方触摸到黄豆大的圆形骨突(即骶角)上方凹限处为下髎,将食指放在上髎,小指在下髎,中指和无名指等距离分开,触摸到的凹陷处分别为次髎、中髎。 用物和药物准备 治疗托内有:治疗巾、10ml注射器1支,5号针头1支,棉枝、安尔碘消毒液等。药品:维生素B1200mg、维生素B12500ug、0 .9%NS3~5ml,混合抽入注射器内。 操作方法   病人排空膀胱后取俯卧位,操作者站立病人注射对侧将手指放在上髎、小指按在下髎,中指与无名指等距离分开分别放在次髎、中髎,4指摸准固定不要移动 ,在进针部位周围皮肤严格消毒后,在手指按压的外侧旁开0.5~0.8cm处以45角度向内下方斜刺进针, 操作方法    进入骶后孔时有明显的空洞感,进针深度视病人 胖瘦来把握尺寸,其深度在1~1.5cm为宜。其深浅对 治疗效果有一定影响;太浅,其作用只能扩散于局部,太深若透过骶前孔会损伤肠腔或梨状肌。 操作方法   进针后固定好注射器,由助手抽动活塞,无回血和脑积液,将药液缓缓注入上、次、中、下髎穴各穴位内,每穴注入2~2.5ml、qd,两边穴位每天交替更换,10d 为一个疗程,平均治疗2~4疗程,每疗程间隔3~5d.

文档评论(0)

bsy123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