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测地球科学复习讲义.pdf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0 年大學學測地球科學複習講義 [重點概念及學測考題分析篇] 高雄市立瑞祥高中教師兼秘書 國立台灣師大地球科學系博士生 莊福泰 彙整 [說明] 1.融合各版本重點,依地質、海洋、氣象、天文、環境編寫。 2.融合高一二課程,已將高二選修部分列入。 3.歷年學測考題分類到各重點以供對照練習。 [瑞祥高中 。Kaohsiung。Taiwan] 之一 大地之部 重點概念:地球科學之學科特性 具有歷史學的性質: –地球科學所研究的山川大地、行雲流水乃至浩瀚宇宙無不隨時間而不斷改變其性質。 –地質學之父赫登提出「均變說」的理論。「均變說」的理論認為今日地球上的所有自然現象,同樣發 生在過去的地球,只要我們對今日的地球能詳細研究了解自然的運作方式,我們便可根據古代遺留下 來的地質構造和現象,推斷過去地球的面貌。 重視野外實地觀察及強調地域性: 依觀察對象調整使用的度量單位: 關心人類生活環境: 重點概念:地震波 依照傳遞路徑分為 –實體波:可以穿過地球內部傳送(可用來瞭解 地球內部的結構),波速較快 –表面波:沿著地表傳遞,波速慢但振幅較大(地 震的破壞力常來自表面波) 實體波又可依照波動性質分為 –P波:初達波,縱波 –S波:次達波,橫波,只能通過固體只能通過固體 只能通過固體只能通過固體 通常P波振幅較小、表面波振幅最大 學測例題 1. 某測站收到的地震波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此三種波的比較敘述,何者正確?(應選二項)【89 學測】 (A)P波的速度最慢 (B)P波最先到達測站 (C)P波屬橫波 (D)S波屬縱波 (E)S波的速度最快 (F) 表面波的振幅最小 (G)表面波的速度最慢 答:BG 2 2. 海底地殼變動引起之大地震可能造成海嘯,地震波可分為P波與S波,假設P波波速為5 km/s、S 波波速為3 km/s、海嘯引發之海水平均波速為150 m/s。發生於去年12月26日的南亞海底大地震, 某海岸城市距其震央600km,試問該城市測得地震後 ,最快多少秒可能遭受海嘯襲擊 ?【94 學測】 (A)120 (B)200 (C)3800 (D)3880 (E)4000 答:D 重點概念:規模與震度 地震震度:以地震波到達該地時地面震動的情形或物體損害 的程度來分級 ,目前多採用加速度的大小來 分,中央氣象局分成0到 7 級 ,同一 地震各地的震度會不同,和當地的地質結構以及和震央的距離有 關。 芮氏地震規模 :規模 (Magnitude )是用以描述地震大小的尺度,係依其所釋放的能量而定 ,以一無單位 的實數表示,同一 地震只有一個規模值 。 學測例題 3. 2006年12月26日晚上,不到30分鐘之內,恆春地震站西南方22.8 公里的海域,發生數次地震, 其資料如下:【96學測】 發生時間 震央位置 地震深度 芮氏地震規模 北緯 21.89度、東經 120.56 地震1 晚上8點26分 21.9 公里 6.7 度 北緯 22.40度、東經 120.51 地震2 晚上8點34 分 21.3 公里 6.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