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小住京华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歌 满江红 22 诵读古诗词,你可以感受祖国的名山大川,欣赏故乡的小桥流水;你可以放眼纷繁的社会,笑看人生百态……古诗词犹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你的心田。我们学习《诗词五首》,看看有哪些新的感悟吧。 (重点) (难点) 理解词作的内容及蕴含的情感,把握词作主旨。 学习作者借典故抒情的方法。 学习词人的爱国之情和政治抱负 。 来自《点拨》 秋瑾(1875~1907),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烈士,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原名闺瑾,字璇卿,号旦吾, 后改名瑾,自号“鉴湖女侠”。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一生留下许多著作,皆收于《秋瑾集》中。 来自《点拨》 《满江红》 秋瑾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性豪侠,习文练武。1903年,丈夫王子芳纳资捐得户部主事,秋瑾随王去北京居住。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子芳发生冲突,从家出走。之后写下了这首《满江红》。 来自《点拨》 秋瑾与鲁迅是同乡,比鲁迅年长六岁,两人有着深厚的情谊。鲁迅赞扬、尊重秋瑾。秋瑾殉难后,他写过许多文章追念她,缅怀之情溢于字里行间。1925年,鲁迅先生又写了《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一文,再一次引用了秋瑾的事迹和她为革命牺牲的教训,告诫革命者总结经验,战斗到底。1934年末,晚年染病的鲁迅还在《病后杂谈》《病后杂 秋瑾与鲁迅 来自《点拨》 谈之余》等文中提到秋瑾,控诉了封建统治者的血腥罪行,批评了人们对于压迫、奴役、屠戮的健忘。秋瑾牺牲后,为纪念秋瑾,鲁迅在小说《药》中塑造了夏瑜的形象,用来隐喻秋瑾和秋瑾式的革命家,并且坚信革命者的鲜血不会白流,并且鲁迅曾多次凭吊过秋瑾。 侬 殊未屑 磨 折 莽红尘 觅 一 读一读字音 部分来自《点拨》 nóng shū mó zhé mǎng mì xiōng jīn( )   二 写一写字形 部分来自《点拨》 胸襟 部分来自《点拨》 三 文言知识积累 名句积累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导思1.这首诗表达了一个怎样的主题? 主题 导思2.这首诗表达了怎样深沉的感情? 情感 关键词: 诗情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满江红》课文朗读。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圈点要求 原文: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小住:暂时居住。 京华:京城的美称,这里指北京。 侬:我。 蛾眉:美女的代称,这里指女子。 殊:还,仍然。 注释: 徒:空,徒然。 屑:顾惜,介意。 到北京不久,转眼又到了中秋佳节。因为篱笆下的菊花盛开,秋天的景色好像擦拭过一样(明净)。列强进逼,中国前途危殆,(而我)八年来(却)空想着故乡浙江的风味。(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对这些我)仍然不放在心上! 译文: 原文: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⑩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烈:刚正,有节操。 肝胆:指真诚的心。 末路:路途的终点,比喻失意潦倒或没有前途的境地。 莽:广大。 青衫湿:失意伤心。 注释: 我虽然不是男儿身,不能加入他们的行列,但我的心却比男儿的还刚正。想想平日我一颗真诚的心,为别人而屡屡激动。那些心胸狭窄的俗人怎么能够明白我的心意?自古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总是要经受苦难挫折。在这个广大的社会里,我要去哪里寻觅知音?(想到此)泪水打湿了(我的)衣衫! 译文: 部分来自《点拨》 1.开头这几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答案】本题运用自然环境描写作用分析法,属于自然环境描写,交代时间和地点,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和词句来描写明丽的秋色,反衬了自己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 部分来自《点拨》 2.“四面歌残终破楚”引用了哪个典故?有何作用? 【答案】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同时更是当时社会环境的写照,暗指当时的国事,当时列强进逼,中国前途危殆,情况与当年项羽“四面楚歌”的情况相似,秋瑾以此作典,表明她正在担忧国家的危难。 部分来自《点拨》 3.“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这四句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感情?在用词上有什么特点? 【答案】这四句透射着词人不甘于现状的慷慨激情,更是词人力图冲破闺阁束缚誓超男子的真实写照。她运用“身”与“心”、“列”与“烈”谐音但意义不同的显著变化,来表达她的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