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石分离在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中的应用.pdf

水石分离在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中的应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9卷第5期 长 江 科 学 院 院 报 Vol.29 No.5     2012年 5月 JournalofYangtzeRiverScientificResearchInstitute May20 12      文章编号:1001-5485(2012)05-0016-05 “水石分离”在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中的应用 1,2 2 2 2 文联勇 ,谢 宇 ,李 东 ,王 勇 (1.成都理工大学 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成都 610059;2.四川省地质工程集团公司,成都 610017) 3 摘要:文家沟于2010年8月13日爆发泥石流,一次下泄量达460万m,沟床下切深度最大约70m,是5·12大地震 后典型的次生地质灾害,也是我国近年来规模较为罕见的特大型泥石流。鉴于该泥石流规模巨大、地质条件复杂, 在治理方案的选择和设计上具有很大难度。在分析该泥石流典型特征、成因以及各功能分区地形特征和坡体物质 组成的基础上,详细论证了排导、拦挡、固源、截水分流等措施在该泥石流沟防治工程中的效果和局限性,通过比选 和设计,论证了“水石分离”综合治理措施的可行性和治理效果,为大型泥石流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 键 词:泥石流;水石分离;防治工程;地质灾害;引水隧洞 中图分类号:X43   文献标志码:A 1 研究背景 目前我国对泥石流灾害的防治手段主要有拦挡 工程(拦挡坝、格栅坝、梳齿坝等)、排导工程(排导 槽、渡槽)、护坡固底工程(护坡挡墙、谷坊坝群、潜 坝或肋板、护坡导流堤)、生物工程等[1-2],以上这些 防治手段多为针对保护对象或泥石流松散物源而 设,但鲜有针对泥石流成因三要素之一的地表流水 进行拦截疏引而采取的防治工程。在地形条件不能 改变、松散物源治理难度较大、拦挡停淤不可行的情 图1 文家沟泥石流总平面图 况下,如能将产生泥石流的地表流水控制住,也能达 Fig.1 DistributionofWenjiagoudebrisflow 到控制泥石流发生的作用,因此,在上游将地表流水 后形成的滑坡碎屑流在中下游段形成长约2.6km、 进行拦截疏排,以避免在物源区水石相会,是泥石流 4 3 厚30~180m、方量约5900×10m 的松散体堆 治理工程中的另一种思路。 积,目前仅在沟谷右侧有一深切狭窄的冲沟径流 下面以绵竹文家沟泥石流为例,在上游设施拦 (见图2);右侧一号支沟长约3.18km、流域面积 截疏排工程,将来水引到邻近一号支沟,从而达到水 2 1.65km,为一常年流水清水沟,在主沟下游汇入; 石分离防治泥石流发生的目的。 2 左侧二号支沟原长0.84km、流域面积0.57km,因 滑坡碎屑流掩埋现已成伏流排泄。 2008年9月24日因区内强降雨导致文家沟发 2 泥石流概况 生了第一次泥石流灾害。本次泥石流冲出固体物质 文家沟泥石流位于川西龙门山山区,流域面积 4 3 约90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