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端午节的由来一 据说,端午节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屈原,也正是因为如此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 屈平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虽忠事楚怀王,但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着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 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在我国历史上,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说法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 相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 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 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 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端午佳节,当然少不了粽子这个主角。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 粽子应该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了。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 到了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 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 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盛唐时期,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 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 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 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 一直到今天,每逢五月初五端午节,中国百姓家家户户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 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棕;南方则有豆沙、鲜肉、八宝、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 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端午节习俗二 1、悬钟馗像 2、挂艾叶菖蒲 3、赛龙舟 4、吃粽子 5、饮雄黄酒 6、游百病 7、佩香囊 端午节卫生习俗三 ①采药。 ②沐兰汤。 ③饮蒲酒、雄黄、朱砂酒,以酒洒喷。 ④采茶、制凉茶。 端午节谚语四 1、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2、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 3、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4、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 5、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 7、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