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束对稀土铝硅合金表面形貌及硬度的影响.pdfVIP

电子束对稀土铝硅合金表面形貌及硬度的影响.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46 卷 第 8 期 表面技术 2017 年8 月 SURFACE TECHNOLOGY ·153 · 电子束对稀土铝硅合金表面形貌及硬度的影响 何吉东,高波,胡亮,朱广林,邢鹏飞,徐宁,刘畅,周英伟,涂赣峰 (东北大学 冶金学院,沈阳 110819) 摘 要: 目的利用强流脉冲电子束改性 Al-17.5Si-0.3Nd 合金表面,提高合金表面的显微硬度。方法 通过 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 )、电子探针(EPMA )、X 射线衍射仪(XRD )以及维氏显微硬度计等一系列先 进的检测手段,对改性后合金表面的微观形貌和性能变化进行研究。结果 SEM 以及EPMA 分析结果显示 强流脉冲电子束处理后,合金表面形成了铝基体以及无微裂纹的晕圈结构,并且改性后合金表面上各种元 素分布均匀。XRD 结果显示强流脉冲电子束处理后,合金表面无新相形成,所有衍射峰发生了宽化以及偏 移现象。随着脉冲次数的增加,衍射峰先向高角度偏移,后向低角度偏移。其中,5 次脉冲试样的偏移角度 最大。另外,显微硬度测试结果显示,铝基体的硬度随脉冲次数增加而递增,硬度值由原始样品的534.95 MPa 增加到25 次脉冲的1258.59 MPa;相对地,晕圈组织的硬度随脉冲次数的增加而递减,硬度值由原始样品 的10 067.7 MPa 下降到25 次脉冲的1390.29 MPa。结论 强流脉冲电子束改性后的合金表面晶粒细化显著, 表面硬度总体上有所提高。 关键词:强流脉冲电子束;Al-17.5Si-0.3Nd 合金;表面微观形貌;铝基体;晕圈组织;显微硬度 中图分类号:TG136+.1 ;TG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660(2017)08-0153-06 DOI :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7.08.025 Effects of HCPEB on Morphology and Hardness of Al-Si Alloy with Rare Earth Element HE Ji-dong, GAO Bo, HU Liang, ZHU Guang-lin, XING Peng-fei , XU Ning , LIU Chang, ZHOU Ying-wei, TU Gan-feng (School of Metallurgy,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henyang 110819, China) ABSTRACT: The work aims to improve microhardness of Al-17.5Si-0.3Nd alloy surface by modifying the surface with high current pulsed electron beam (HCPEB). Changes in surface morphology and performance of HCPEB-modified alloy were stu- died with FESEM, EPMA, XRD, and Vickers hardness tester. SEM and EPMA analysis results revealed that Al substrate and microcrack-free halo structure were generated on the surface of HCPEB-treated alloy, and all elements on the alloy surface were distributed uniformly in modified layer. XRD analysis res

文档评论(0)

yuxi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