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附件2
论文中英文摘要
作者姓名:王淑彦
论文题目:稠密气固两相流颗粒聚团流动与反应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作者简介:王淑彦,女,1974年1月出生,2004年9月师从于哈尔滨工业大学陆慧林教授,于2008年11月获博士学位。
中 文 摘 要
稠密气固两相流动是多相流动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而颗粒团聚是气固两相流动中稠密流动条件下的一种重要现象。但是,由于气固两相流动影响因素的复杂性,气固两相流动的机理尚不十分清楚。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方法的不断改进和完善,结合计算数学和计算流体力学的数值模拟技术,以其独特的优点已经成为气固两相流动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文建立了离散颗粒运动—碰撞解耦模型,模型中应用直接模拟蒙特卡罗方法(DSMC)模拟颗粒间的碰撞过程。基于气相输送能量守恒,建立了以输送能分配确定气相欧拉坐标与颗粒相拉格朗日坐标耦合的计算方法,提出了确定颗粒当地局部气体速度的计算模型。该计算方法考虑了在计算网格气体作用的贡献,同时也考虑了颗粒的空间分布和局部颗粒浓度的影响。从而合理地反映颗粒聚团导致局部颗粒浓度分布不均对当地气体速度的影响。基于分子动力学和颗粒动理学,应用颗粒平均自由程,导出了确定颗粒聚团中颗粒数的计算方法。应用考虑颗粒碰撞过程中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的颗粒非弹性碰撞恢复系数,模拟颗粒的碰撞过程。采用了引入径向分布函数的颗粒间碰撞概率的计算方法,考虑局部颗粒浓度不均匀性对颗粒碰撞概率的影响。采用大涡模拟(LES)研究气相湍流。应用了子网格技术进行颗粒碰撞对的抽样,采用此技术可以减小计算工作量并且减小计算网格内颗粒浓度不均匀性对颗粒碰撞概率计算的影响。
应用LES-DSMC 方法模拟了循环流化床上升管内气固两相流动特性,得到了时均颗粒速度和浓度的分布情况,以及单颗粒的运动规律。研究了气体表观速度和颗粒碰撞弹性恢复系数对团聚物存在时间、平均颗粒浓度、生成频率以及两相流流动特性的影响。研究了颗粒聚团和分散颗粒的颗粒温度和颗粒碰撞频率随颗粒浓度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分散颗粒的颗粒温度随颗粒浓度增加,达到最大值后,随颗粒浓度增大而下降。而颗粒聚团的颗粒温度随着颗粒浓度增加而下降。随着颗粒浓度的增加,颗粒聚团的颗粒碰撞频率和分散颗粒的碰撞频率增加,模拟计算值低于颗粒动理学计算值。随着颗粒浓度的增加,聚团内的颗粒数增加。与分散颗粒相比,颗粒聚团具有大的脉动能量。同时颗粒团聚将增加颗粒的停留时间。
建立了一维非稳态球形颗粒群燃烧模型,模拟了静态下煤粉颗粒团的着火和燃烧过程,同时给出了颗粒团的结构参数和环境参数对着火和燃烧的影响。颗粒群燃烧数G 小于60 时,煤粉颗粒团的着火先是异相着火,而当颗粒群燃烧数G 大于60 时,煤粉颗粒团的着火先是均相着火。随着煤粉聚团的颗粒浓度的增加,煤粉聚团的着火延迟先减小后增加。煤粉颗粒尺寸的增加和外部温度的降低会明显延迟均相着火,但是对颗粒团的燃烧速率影响不大。环境氧气浓度的增加会减小着火延迟,加快颗粒团的燃烧速率。
建立碳颗粒聚团燃烧反应模型,数值模拟气体流过碳颗粒聚团的燃烧过程,分析聚团空隙率、进口气体速度、进口气体温度和活化能等对碳颗粒聚团燃烧过程的影响,分析了颗粒聚团内不同位置的颗粒所消耗的碳量的变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碳颗粒聚团内沿来流方向温度以及CO 和CO2 含量逐渐升高,O2含量逐渐降低。碳颗粒聚团燃烧消耗的碳量随着聚团空隙率、进口气体速度和进口气体温度的增加而增加,随活化能的增加而减少。研究碳颗粒聚团轴向方向NO 和N2O 的变化规律,碳颗粒的团聚可有效降低燃烧过程中NO 和N2O 的排放。研究颗粒聚团和孤立单颗粒所受到的气动力的变化,获得了颗粒聚团的阻力系数与孤立单颗粒的阻力系数的比值的变化规律。孤立单颗粒所受到的气动力高于聚团中任何单颗粒。颗粒聚团的阻力系数与孤立单颗粒的阻力系数的比值随聚团空隙率的增加而趋近于1。采用动态分层动网格更新方法,对颗粒团聚过程中气体对颗粒聚团作用力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表明在颗粒团聚过程中,气体作用在颗粒聚团上的气动力逐渐减小,直至颗粒聚团后所具有的气动力为最小。
建立了石灰石颗粒聚团脱硫化学反应过程数学模型,数值模拟了气体流过石灰石颗粒聚团的脱硫过程,分析了聚团空隙率、进口气体速度和温度对石灰石颗粒聚团和孤立单石灰石颗粒脱除SO2 的影响。石灰石颗粒聚团吸收的SO2的量随聚团空隙率和进口气体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温度低于1253K 时,石灰石颗粒聚团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温度高于1253K 时,石灰石颗粒聚团脱硫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增加而下降。孤立单颗粒吸收SO2 量高于聚团中任一单颗粒。
建立了萘颗粒聚团传热传质过程数学模型,数值模拟了气体流过萘颗粒和萘颗粒聚团的传热传质过程,分析了聚团空隙率、进口气体速度和温度对颗粒聚团传热传质过程的影响。对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麻醉中水电解质平衡管理.pptx
- 2025年新高考天津卷语文真题(解析版-).pdf VIP
- 腾势-腾势X-产品使用说明书-经典版(插混)-QCJ6490ST6HEV-腾势X插电式混动SUV用户手册20191212.pdf VIP
- 艾灸疗法ppt课件.ppt
- SHT 3225-2024 石油化工安全仪表系统安全完整性等级设计规范.docx VIP
- 装饰装修工装饰装修工试题二十二.doc VIP
- 装饰装修工装饰装修工试题六.doc VIP
- 三年级 上 音乐 苏教版.doc VIP
- 装饰装修工装饰装修工试题五.doc VIP
- 2024江西南昌凤凰城上海外国语学校教师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