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 外 招 生 面 谈 资 料
2008年招生面谈语文卷
卷 一
读古诗,回答问题(5分)
宿建德江 1. “宿”一读sù,还读 和 。
移舟泊烟渚, 2.本诗作者为 名句“春眠不觉晓,
日暮客愁新。 处处闻啼鸟”也出自他笔下。
野旷天低树, 3.“日暮”与上句 两字有联系。
江清月近人。 4.运用修辞手法简单描绘诗中的景色。
朗读短文,回答问题(10分)
有感情地朗读短文。
① 在交叉路口转弯的时候,我的脚踏车把一位陌生先生的右脚踝压伤了。本来我可以安全避闪的。当我看到那位先生一手牵着一个刚会走路模样的小男孩,一手牵着一个步履蹒跚的年老中风病患者时,我立刻紧急煞车把车头偏向一边,就在这时,他突然急速地跨前一步,自己撞了上来。
② 我赶紧跳下车,不安地说:
③ “对不起!对不起!”
④ 他一边弯下腰按磨脚踝,一边和气地抬起头:
⑤ “我不怪你,是我自己撞上的……也许是我太多虑了,我以为车子如果不会撞上我的小孩,便会撞上我的父亲,于是下意识地上前阻挡。”
⑥ 在我惊魂未定,讷讷(nè)不知所措的时候,那位先生已牵着小孩和老者慢慢离去,我楞楞地目送他们,三个脚步迟缓的背影构成一幅感人的画面。我有搁下车子去帮助那位先生的冲动,可是我一直没有那样做。我发觉小孩和老者好象那位先生肩上的两头担子,再艰苦他也不肯放下任何一边的。
2.第④、⑤自然段中,有一个错别字,它是 。
3.第⑥自然段中“讷讷不知所措”中的“措”解释为 。
4.第⑤自然段中“下意识地上前阻挡”中的“下意识”说明了 。
5.“我”为什么会有“搁下车子去帮助那位先生的冲动”?
6.那位先生“再艰苦他也不肯放下任何一边的”,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他的艰苦?这句话告诉我们他是位 的先生。
三、看图说话(5分)
用第一人称口述一篇记叙文。
注意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
卷 二
一、读古诗,回答问题(5分)
桃花溪
隐隐飞桥隔野烟, 1.“隐、尽”都是 鼻音,这首诗押韵的字是 。
石矶西畔问渔船, 2.相传“桃花溪”就是晋代 (作者名)的《桃
桃花尽日随流水, 花源记》中所描述的地方。
洞在清溪何处边? 3.诗的第一、二句,诗人观察景物的视线有什么特点?
(注:野烟:野谷云烟) 4.运用修辞手法简要描绘诗中的景色。
二、朗读短文,回答问题(10分)
有感情地朗读短文。
① 秋去冬来,溪边的一棵树上,还残留着两片树叶。冷风吹过,树叶打着寒颤。
② 一片树叶用微弱的声音说“残酷的冬天剥夺了我们的生命,我们应该早点想个办法找个合适的去处。好兄弟,你打算去哪儿呢?”
③“我要玩。我要把自己托付给流水,去好好玩一番,这样才不枉我含辛茹苦长了一年。”另一片叶子说。
④“可是……你真舍得丢下养育我们的母亲去到处游逛吗?”先前说话的叶子有些激动了。
⑤ “咳,何必激动!人生在世,就是图个痛快嘛,你也太傻了。”顿了一顿,它又问道:“那你准备怎样?”
⑥ “我……总得为来年的伙伴们想想啊。‘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我……我舍不得离去。”
⑦ 一阵风吹过来,无情地把它们从树上赶了下来。
⑧ 两片树叶飘飘悠悠地踏上了各自的征途,其中一片树叶悄无声息地落到地上,心甘情愿地把自己揉进了泥层之中。另一片树叶一头扎进溪水中,顺水流去。可是没多久,它就沉到溪底,在流水的冲蚀下渐渐腐烂了。
2.“剥夺”的“剥”是个多音字,它有两个读音是 。
3. 第③节中“含辛茹苦”的解释是 。
4. 第④节中“养育我们的母亲”指的是 。
5. 第⑤节中的划线句通过 描写,体现了这片落叶 的特点。
6.这篇文章赞颂了 的精神。
三、看图说话(5分)
1. 用第一人称口述一篇记叙文。
2. 注意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
卷 三
一、读古诗,回答问题(5分)
早 梅
一树寒梅白玉条, 1.用“迥”字组词 ,“销”字意为 。
迥临村路傍溪桥。 2.人们把“梅、 、 、”称为“岁寒三友”。
不知近水花先发, 3.这首诗侧重写梅花 的特点。
疑是经冬雪未销。 4. 运用修辞手法简要描绘诗中的景色。
二、朗读短文,回答问题(10分)
1. 有感情地朗读短文。
我暂住在马约尔加岛。这是要返回日本那天发生的事情。
一大早,我把旅行箱放在几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