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学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史课件 原始社会音乐.pptVIP

聊城大学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史课件 原始社会音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原始社会音乐 (9000余年前~公元前2070年) 概述 原始社会是人类早期生存的社会形态,包括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两大阶段。 大约五、六千年前,我国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存在着三支大的部落集团:炎黄集团、东夷集团、苗蛮集团,三大部落集团经过长期激烈的战争,最后统一于炎黄部落的华夏集团,建立了以华夏文化为核心的中国文化。(见《教程》第7页) 概述 概述 这些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三大经济文化区,其器物类型特征均有各自独特的面貌所形成的差异,渗透了不同地域部族所具有的经济面貌特点和文化审美意识,至新石器时代后期则在一定程度上互相靠近。 原始乐舞 原始乐器 本章习题 原始乐舞 原始乐舞的概念是指歌、舞、乐“三位一体”的艺术形式,先秦时期称之为“乐”。《乐记·乐本篇》载:“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见《教程》第8页) 原始乐舞的内容 《弹歌》 《葛天氏之乐》 《蜡辞》 《朱襄氏之乐》 《云门》 《咸池》 《箫韶》 黄帝《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狩猎生活) 《葛天氏之乐》:“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农牧生活) 《蜡辞》《伊耆氏之乐》中的祭歌:“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祭祀歌曲) 六代之乐 《云门》 《咸池》 《箫韶》三部原始时期的乐舞与夏商周时期的《大夏》《大濩》《大武》合称“六代乐舞”,常被用于先秦时期的宫廷祭祀和典礼等盛大场合。 《云门》:黄帝部族崇拜云图腾的乐舞 ,《左传·昭公十七年》载:“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他们对云的崇拜,体现了原始社会中最早出现的宗教信仰。 《咸池》:尧时乐舞。“咸池”是天上西官星名,古人认为此星主管五谷,若此星明亮,则庄稼丰茂,反之则有灾变。这种对天文的崇拜体现了原始时期的人们祈求丰年的文化心态。 《箫韶》:舜时乐舞。又名《九韶》、《九歌》、《九辩》,是富于变化的“多段体”作品。乐舞以“排箫”作为主奏乐器。所谓“箫韶九成,凤凰来仪。” 以鸟图腾崇拜为主要内容。 上孙寨舞蹈纹彩陶盆 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是迄今所知最古老的原始舞蹈图像,距今约五千余年,属新石器时代遗物。陶盆内壁上有三组舞者,每组五人,手挽手列队舞蹈。 原始社会音乐家 黄帝时期的伶伦、尧时的质、舜时的延和夔等等,其中以夔的资料最为丰富。 《尚书》“尧典” :“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原始乐器 古文献记载中的原始时代乐器较多,但多为传说性质。 如“伏羲作琴”,“庖牺氏作瑟”,“女娲作笙簧”,等等。考古发掘中出土的乐器,不但有可靠的断代依据,有的经C14测定和树轮校正,具有较为准确的年代判断,是科学地了解原始时代乐器最为重要的实物资料。 我国目前经考古发掘出土的原始乐器,有骨笛、骨哨、陶埙、陶角、陶钟、陶铃、陶响器、鼍鼓、土鼓、石磬等种类。按制作材料分类,有骨、土、石、革、竹等类别;按照演奏方式分类,则分为吹管乐器和敲击乐器两大类。(见《教程》第10页) 贾湖骨笛 1986、1987、2001年三次在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前两次共出土25支骨笛,出土后完整者为11支。 分早、中、晚三期:早期距今9000多~8600年;中期距今8600~8200年;晚期距今8200~7800年。 其中一支中期骨笛,距今8000余年,可以吹奏完整的六声音阶或七声音阶。骨笛是我国目前所知新石器时代年代最早的乐器,反映了原始先民对音高观念和音阶规律的认识。 贾湖骨笛 骨哨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骨哨,距今约七千年,它是用鸟禽类的肢骨制作的,有的至今可吹出简单的音调。最初,可能是先民用它发出的音响诱捕各种飞禽,后来在乐舞活动中作为乐器使用。 浙江余姚河姆渡骨哨 石磬 磬可能源于某种石制片状的劳动工具,如石铲之类。山西襄汾陶寺遗址石磬,打制而成,距今约4000多年。 陶钟 陕西长安县龙山文化遗址陶钟,为新石器时代遗物。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钟形乐器。此钟形制完整,钟体呈长方形,中空、实柄。 陶埙 我国出土数量最多、分布地域最广的原始吹奏乐器,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均有出土。 形制有椭圆形、圆形、棒形、鱼形、动物形等多种,后固定为平底卵形。 原始社会陶埙以一音孔和二音孔者居多。一音孔陶埙可以吹出小三度音程两个乐音,二音孔陶埙可吹奏出三个乐音,三音孔陶埙可以发出4或5个乐音。 浙江余姚河姆渡陶埙 只有一吹孔,无音孔,距今6000年以上。 甘肃玉门火烧沟陶埙 约为新石器时代晚期或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ormiti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