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上 篇
理 论 建 构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章
分配理论文献综述及评论
本章运用综合归纳分析方法 ,分别从西方经济学、马克思主
义政治经济学 以及发展经济学三大研究领域 的逻辑关系和历史
演进角度 出发 ,对收入分配 问题 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符合历史
和逻辑 的梳理与评价 ;同时也对 国内若干收入分配理论研究的
观点、方法 以及相关的国际前沿 问题进行客观分析和评述 ,其
目的在于为展开本书 的研 究框架和理论模 式奠定逻辑前提和
分析基础 。
西方经济学关于收入分配的两种研究思路
西方经济学关于收入分配 的理论研究,基本上存在着两种
研究思路:一是源于李嘉图,关注要点在于生产要素的功能性分
配 ( ;二是源于 帕累托 ,关注 的是
家庭 、个人等经济单位 的规模收入分配 (
。
① 卡 米 勒 达格穆:《加拿大、美 国和英 国的要素分配》。转 引 自阿西马科普洛
斯编:《收入分配理论》,商务印书馆 年版 。
第 4 页
从理论的发展进程来看, 世纪 年代可作为一个较为 明
显的分水岭。
年代之前,无论是古典、新古典、后凯恩斯学派还是剑桥
和奥地利学派,都沿袭了李嘉图的研究思路。即使如此,由于研
究方法和理论工具,特别是价值 (价格)理论的不同,这些研究之
间仍表现 出较大 的差异性 ,其典型地反映在古典和新古典两大
流派 中。总体而言,古典和新古典理论经济学家们都倾 向于分
配理论是价值 (价格 )理论 的一个分支 ,分配理论从属于价值
(价格 )理论 。
年代之后 的研 究 , 日渐显现 出向帕累托分析方法 回归
的倾 向。这种研究思路转变 的原因是多方面 的,其 中一个重要
的原因在于,建立在个人和家庭基础上 的收入分配研究更利于
揭示社会 的公平程度 ,同时也有利于将不可控 的外部环境 因素
引入到收入分配中来①。
下面对这两种研究思路进行简单分析和回顾。
古典学派的收入分配理论
在古典经济学家看来,生产是创造价值的过程,更是创造剩余
的过程。古典经济学研究收入分配,大体上遵循以下的分析结构:
古典经济学从成本角度理解价值 (价格) 无论是劳动
价值论 ,还是“三要素 ”理论 。
工资由生活费用或者说 由生存工资水平决定。生存工资
水平在很大程度上 由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在 内的社会综合 因素决
定。马克思认为生存工资受“历史和道德 的因素 ”决定,“失业后备
军”的存在必然会将生存工资降到社会决定的最低水平。而马尔
萨斯和李嘉图则坚持,最低生存工资是人 口增长规律和土地报酬
递减规律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无论怎样,其结果都是将工资作为
①弗里德曼: 《价格理论》,商务印书馆 年版 ,第 页 。
第 5 页
一个外生变量纳入要素分配理论的分析框架 内① 。
资本是生产 的核心要素 。在工资外生性这一条件给定之
后 ,剩 余 ,也就是利润 ,成 了分配 问题 的核 心 。因而 ,古典经济 学家
对于剩余的增长及其分配原则一直保持
文档评论(0)